[实用新型]心脏起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3330.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4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6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起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脏起搏器。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缩。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当运行时,心脏跳动加速;当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
现有技术中的心脏起搏器的电极由铂金属电极线构成,价格昂贵且弹性不足,使用者在活动中容易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铂金属的线的直径越小,其电阻率显著增加,导致电脉冲信号减弱,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但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将铂金属的直径做到小于10微米,因此同时植入人体内的电极线数量有限,从而能一次同时治疗的区域有限,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心脏起搏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心脏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起搏电极导管、外壳和绝缘子,所述心脏起搏器还包括至少一根电极线,电极线由线芯和绝缘层构成,绝缘层包覆在线芯的表面,线芯的末端裸露出接线端子,线芯包括至少一根碳纳米管线,每一碳纳米管线包括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的多个碳纳米管,脉冲发生器装在外壳内,绝缘子设在外壳上,绝缘子内设有引线端子,电极线的线芯的首端固定在引线端子上,接线端子固定在与起搏电极导管固定连接的连接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特征是所述外壳为金属钛壳,碳纳米管线的直径为1-20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极线由至少一碳纳米管线构成,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心脏起搏器的整体成本降低;2、电极线具有更好的弹性,从而不易损伤人体组织;3、心脏起搏器电极线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尤其是在电极线直径较小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4、碳纳米管的直径可做到小于10微米,应用中可同时插入多条起搏器电极线刺激不不同的治疗区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心脏起搏器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电极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该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心脏临时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1、起搏电极导管2、外壳8和绝缘子6,所述心脏起搏器还包括至少一根电极线3,电极线3由线芯4和绝缘层5构成,绝缘层5包覆在线芯4的表面,线芯4的末端裸露出接线端子,线芯4包括至少一根碳纳米管线4-1,每一碳纳米管线4-1包括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的多个碳纳米管4-2,脉冲发生器1装在外壳8内,绝缘子6设在外壳8上,绝缘子6内设有引线端子6-1,电极线3的线芯4的首端固定在引线端子6-1上,线芯4的接线端子固定在与起搏电极导管2固定连接的连接体7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特征是所述外壳8为金属钛壳,碳纳米管线4-1的直径为1-200微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未经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3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神科患者专用饮药器具
- 下一篇:一种药品包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