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补偿装置的水力通风式节能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3293.5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王金勇;尹政;周长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成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补偿 装置 水力 通风 节能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补偿装置的水力通风式节能冷却塔。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冷却塔型式为两种:一种是机力通风冷却塔,另一种是水力通风冷却塔。
机力通风冷却塔:其缺点是:效率低、耗能多,因为输入冷却塔的能量有二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电动机减速机输入的电能,另一个方面是由进塔水管输入到配水喷水装置的喷淋的水能。输入的这二个能量均需要有较大富裕。同时,冷却塔的噪声与风机转速的5次方成正比。这种冷却塔的噪声大,对周围环保污染大。
而一般水力通风冷却塔:由水力推进器(也叫透平机)取代了电动机和减速机,由透平机直接推动冷却塔风机运转。它充分利用了原输入冷却塔富裕的水能,省掉了电动机和减速机,实现了节能。但是在夏季,冷却塔的风机所需的能量要足够大,富裕的水能不能够满足风机转速的需要,造成了冷却塔热力性能不能满足工艺对其要求。在冬季,根据果风机仍像夏季一样满负荷运转、因风量大、冷却塔水温太低,又构成了冷却塔结冰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冷却塔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补偿装置的水力通风式节能冷却塔,它具有效率高、故障少、节能、噪声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补偿装置的水力通风式节能冷却塔,包括:自动控制器、塔体内设置淋水填料,塔体下设置集水池,塔内设置收水器和配水喷水装置,配水喷水装置连通进塔水管,塔体顶部的风筒内设置风机,所述的进塔水管通过水力推进器进水管连通水力推进器,水力推进器的进水管连通水力推进器减压装置,水力推进器减压装置通过减压阀连通水力推进器出水管;水力推进器的叶轮输出轴连接风机,所述的叶轮输出轴设置智能转速补偿装置,所述的智能转速补偿装置为叶轮输出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锥形齿圈,锥形齿圈与小锥齿轮啮合,小锥齿轮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淋水填料设置在淋水填料架上,淋水填料架的横截面为V形或为倒三角形或圆形。
所述的叶轮输出轴设置导油槽,导油槽连通齿轮箱的上轴承。
所述的塔体的受力结构层外包裹围护结构。
所述的进塔水管与水力推进器出水管为一连通管,该连通管是通过水管隔断板截分成两路的。
所述的电机与减压阀均连接自动控制器。
所述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连轴节与小锥齿轮的动力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利用自动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随着气温变化,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智能转速补偿装置与减压阀启动与关闭,形成一个自动化流水作业线,无论气温变化如何变化,它自动将冷却塔风机冷却效果满足热力性能的要求。工作人员只需在室内通过屏幕监视即可。同时,它具有冷却效率高、工作时故障少、节约了大风机运转的电能,又节省了一般水力通风冷却塔需要高的水力动能,总之,节约大量电力和水资源。同时,避免了大电动机和减速机的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冷却塔结冰故障,在夜间因环境气温低,风机可开低速,噪声可再下降5dB,达到了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水力推进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V形淋水填料架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倒三角形淋水填料架A-A剖面示意图。
编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智能补偿装置的水力通风式节能冷却塔,包括:自动控制器、塔体1内设置淋水填料2,塔体1下设置集水池3,塔内设置收水器6和配水喷水装置5,配水喷水装置5连通进塔水管4,塔体1顶部的风筒8内设置风机9,所述的进塔水管4通过水力推进器进水管13连通水力推进器12,水力推进器的进水管连通水力推进器减压装置17,水力推进器减压装置17通过减压阀1701连通水力推进器出水管14;水力推进器12的叶轮输出轴10连接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输出轴10设置智能转速补偿装置11,所述的智能转速补偿装置11为叶轮输出轴10通过超越离合器16连接锥形齿圈1101,锥形齿圈1101与小锥齿轮1102啮合,小锥齿轮1102与电机1103连接。
所述的淋水填料2设置在淋水填料架201上,淋水填料架201横截面为V形或为倒三角形或圆形。
所述的叶轮输出轴10设置导油槽1001,导油槽1001连通齿轮箱的上轴承18。
所述的塔体1的受力结构层外包裹围护结构7。
所述的进塔水管4与水力推进器出水管14为一连通管,该连通管是通过水管隔断板15截分成两路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成,未经王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3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门加工机新型四边锯机构
- 下一篇:竖管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