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冲头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3019.8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0 | 分类号: | B21D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冲压,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冲头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钢制车轮轮辐制造领域来说,目前的主流技术是在初拉延工序中需要在工件的正中间冲一个直径25左右的工艺孔,该工艺孔主要是保证在后续冲压过程中工件有一个可靠稳定的定位基准。
目前冲工艺孔部分的模具结构是工件放置在凹模上,柱状结构的冲头对工件进行冲压,但是这种结构下冲头的强度较差,其尾部容易断裂,并且冲孔废料会粘附在冲头上,不能够顺畅的从下面漏料而影响下一次的冲压。
对现有的冲压模具进行改进,以提高冲头的强度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冲头模具,以达到提高冲头自身强度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冲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模具为传动段与冲压段连接,冲压段的直径与冲孔直径一致,传动段的直径大于冲压段的直径,并且与冲头底座连接,从而在保证冲孔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冲头的自身强度。
所述的冲压段的前端设有凸出的平台,避免冲压后废料粘在冲头上,方便废料从下面漏料。
所述的冲压段与传动段之间为锥形过度。
一种新型的冲头模具,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冲头模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冲头的强度,减少冲头的更换次数,提高冲压效率;2、利用平台避免冲压后废料粘在冲头上,方便废料从下面漏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冲头模具以25mm冲压孔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冲头模具以25mm冲压孔为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冲压段;2、传动段;3、冲头底座;4、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头为传动段2与冲压段1连接,冲压段1的直径与冲孔直径一致,传动段2的直径大于冲压段1的直径,并且与冲头底座3连接,从而在保证冲孔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冲头的自身强度。
冲压段1的前端设有凸出的平台4,避免冲压后废料粘在冲头上,方便废料从下面漏料。冲压段1与传动段2之间为锥形过度。
以冲压25mm的冲孔为例,本实用新型传动段2的直径由25mm增加到35mm,使得冲头整体的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冲裁时冲头牢固可靠,冲裁质量和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同时避免冲头尾部断裂的情况。冲头顶部增加了一个直径为4mm的平台4,有效的避免了冲孔废料粘附在冲头上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
为了克服冲头强度不足及不能顺畅漏料等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增加冲头的强度,而且能避免冲孔废料粘附在冲头上,提高冲压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3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靠书架距离的书桌
- 下一篇:组合式切边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