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车箱绳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2112.7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伟;刘绍辉;杨旭;张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6 | 分类号: | B60P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车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箱固定货物的绳钩,尤其是一种安装位置可调节的车箱绳钩,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装在皮卡、轻货等车型上的车箱内(外)绳钩,其作用主要是为运输货物提供固定点,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货物旷动给车箱带来损坏,防止货物颠簸掉落造成的砸伤事故。
现皮卡、轻货等运输车型内(外)绳钩大多采用环状半开形式,在其两端留有固定过孔,用螺接结构将内(外)绳钩直接固定于载体上,或将绳钩直接焊接在车箱上。由于绳钩安装后无法移动,难以满足不同货物在最佳位置处固定的要求,使货物不能被有效地固定,存在着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外因绳钩结构过于简单、落后,用户操作不方便,不符合高档车型的配置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能满足固定车箱所装载货物要求的可调式车箱绳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车箱绳钩,它包括滑道和绳钩组件,所述滑道固定安装在车箱边板上,在滑道上设置一组数量与车箱长度匹配的绳钩卡槽,所述绳钩组件与滑道配装,绳钩组件在绳钩卡槽位置处被固定。
上述可调式车箱绳钩,所述滑道包括滑道本体和滑道内加强板,所述滑道本体为开口矩形槽结构,在矩形槽的开口侧面上设置一组绳钩卡槽,所述滑道内加强板与滑道本体形状匹配,滑道内加强板嵌装在滑道本体的内部。
上述可调式车箱绳钩,所述绳钩组件包括绳钩本体、绳钩底座、尼龙护套和弹簧压紧机构,所述绳钩本体固定装配在绳钩底座上,所述绳钩底座的底面及侧面嵌装在半封闭结构的尼龙护套内,在绳钩底座的顶面上设有与滑道对应元件匹配的凸台,在绳钩底座及尼龙护套底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簧压紧机构安装孔,所述弹簧压紧机构包括对称布置在绳钩本体左、右的两部分,它们分别嵌装在对应侧的弹簧压紧机构安装孔中。
上述可调式车箱绳钩,所述绳钩组件中弹簧压紧机构由外顶弹簧、垫片和钢珠组成,所述外顶弹簧一端与绳钩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垫片连接,所述垫片布置在外顶弹簧与钢珠之间,所述钢珠与滑道对应元件配装。
上述可调式车箱绳钩,所述滑道还设有滑道堵板,所述滑道堵板固定在滑道两端。
本实用新型可用作车箱的内绳钩或外绳钩,可通过绳钩位置调节及绳钩本体反装等多种配合形式来满足固定车箱装载货物的要求,实用性较强。当需要调整绳钩位置时,可由人手对绳钩施加推力,使弹簧压紧机构中外顶弹簧压缩,绳钩底座与滑道本体的外侧面分离,钢珠沿滑道内加强板的底面滚动,带动绳钩组件顺滑道移动至理想位置后,松手使外顶弹簧将绳钩底座顶面的凸台顶入卡槽,此时绳钩组件被固定。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操作简便、造型美观,不仅能可靠地固定车箱装载货物,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而且可与高档车型匹配,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布置图;
图2是绳钩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结构图;
图4是图2中B-B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C-C剖面结构图;
图7是图5中D-D剖面结构图;
图8是绳钩组件位置调整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元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滑道,1-1、滑道本体,1-2、滑道内加强板,1-3、绳钩卡槽、1-4、滑道堵板,2、绳钩组件,2-1、绳钩本体,2-2、绳钩底座,2-3、尼龙护套,2-4、外顶弹簧,2-5、垫片,2-6、钢珠,2-7、凸台,2-8、弹簧压紧机构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 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滑道1和绳钩组件2,所述滑道1固定安装在车箱边板上,在滑道1上设置一组数量与车箱长度匹配的绳钩卡槽1-3,所述绳钩组件2与滑道1配装,绳钩组件2在绳钩卡槽1-3位置处被固定。
参看图1、图5、图7,本实用新型的滑道1包括滑道本体1-1和滑道内加强板1-2,所述滑道本体1-1为开口矩形槽结构,在矩形槽的开口侧面上设置一组绳钩卡槽1-3,所述滑道内加强板1-2与滑道本体形状匹配,滑道内加强板1-2嵌装在滑道本体1-1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2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CAN收发器的LED尾灯
- 下一篇:一种保温运输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