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状病毒模型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1403.4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越雄;曹广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00 | 分类号: | G09B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状 病毒 模型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教具,尤其涉及病毒模型教具。
背景技术
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包括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对医疗保健、工业发酵、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生产实践的推进。
然而,微生物的个体过于微小、群体外貌不明显等本身的特性与局限性导致人类对于数量庞大、分布极广的微生物长期缺乏认知。当微生物学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到微生物学,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微生物学。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对于微生物的形状、结构等进行了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若要对学生们讲解某一微生物的特征,仅靠观察显微镜是不行的,因为每个人所看到的画面不一样,所理解的东西便不一样,老师也没办法很直观的指出微生物的具体结构。
在微生物学、病理学等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毒,然后老师在讲解这些病毒的形态结构通常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所成图像的照片或者是绘制的结构示意图等,但是这些图片只能够展现病毒的形态与外观,并不能展示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更不能直观地看到病毒的内部构造。而现有的一些教具都是固定式的结构,不能够让学生动手组合,因此固定式结构的模型教具不利于加深记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能够很好地展现病毒结构的球状病毒模型教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状病毒模型教具,其包括球状体、结构杆、三角块,所述球状体为球体,所述结构杆为一顶面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了四个半球体的长方体,所述三角块为一顶面均匀排列六个半球体的正三棱柱;所述球状体作为顶点,所述结构杆作为棱,所述三角块作为面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十面体,在所述的球状体上设置有刺突,所述刺突为一底部设置有连接杆的球体,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球体,一端连接所述球状体。
优选地,在所述结构杆两侧面设置有三角凸起,两顶端有配合所述球状体弧度的凹陷,所述凹陷内设置有磁铁。
优选地,所述三角块三个侧面上设置有配合所述三角凸起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结构杆、所述三角块材料为塑料,所述球状体、刺突材料为磁性金属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球状体、刺突为磁性金属材料,球状体、刺突是固定连接的,两端设置有磁铁的结构杆可吸附在球状体上,而结构杆两个侧面上有三角凸起,这样,三面设置有凹槽的三角块就可以卡在三个结构杆中间;运用十二个球状体、刺突,二十个三角块,三十条结构杆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二十面体。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刺突可以为拆装结构设置在所述球状体上,所述刺突连接杆底部设置有磁铁,所述刺突材料为塑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刺突和球状体是拆装结构的,刺突通过刺突连接杆底部设置的磁铁吸附在球状体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三维立体结构,能够使观察者清楚地了解球状病毒的外观及结构。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拆装结构,不仅能够节省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够增加使用者的动手能力,加深记忆,更加深入了解病毒的构造。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材料是塑料,不仅能节约一些成本,并且可以制造成多种色彩,用颜色标记病毒上各个外形相似却不同功用,不同结构的部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球状病毒模型教具立体图;
附图2为结构杆立体图;
附图3为三角块立体图;
附图4为刺突与球状体固定连接图;
附图5为刺突与球状体拆装连接图。
以上附图中:1、刺突;2、球状体;3、结构杆;4、三角块;5、磁铁;6、连接杆;7、凹槽;8、三角凸起;9、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4所示。
一种球状病毒模型教具,其包括球状体2、结构杆3、三角块4,球状体2为球体,结构杆3为一顶面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了四个半球体的长方体,三角块4为一顶面均匀排列六个半球体的正三棱柱;球状体2作为顶点,结构杆3作为棱,三角块4作为面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十面体,球状体2上设置有刺突1,刺突1为一底部设置有连接杆6的球体,连接杆6一端连接球体,一端连接球状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1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