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1069.2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范永福;曹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30 | 分类号: | B25B27/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装配零件,尤其是一种汽车压缩弹簧工装。
背景技术
弹簧是各种设备上不可或缺的零件,尤其是使用在汽车上的弹簧,例如汽车后桥上使用的转向阻尼弹簧或者减震器弹簧,传统对于其的安装需要人工用力或者车架的下压等重物施压将其挤压,再装配到汽车上,其使用相当不方便,而且人为因素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去装配,弹簧的反弹还有可能造成危险,因此,这种操作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早已不适应现在的企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快捷、灵活、方便的弹簧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工装,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丝杆及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且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螺纹孔相适配并伸入螺纹孔中,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随着丝杆转动而前后移动,所述第二侧板上对应第一支撑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放置弹簧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件为第一月牙板,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第二月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U”形挡板,所述第一月牙板固定在“U”形挡板的内侧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板为由横板与竖板构成的“L”形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横板与竖板的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弹簧工装可以先简单的将汽车上使用的弹簧卡住,再采用丝杆调节弹簧压缩至安装尺寸的长度,之后将弹簧工装与弹簧一块提起并将弹簧装设在汽车上然后松动丝杆拆下弹簧工装,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整个弹簧工装的成本低,制造简单、实用快捷、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工装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工装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工装的左视图。
标号说明: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丝杆;4-加强筋板;5-第一月牙板;6-第二月牙板;7-“U”形挡板;8-固定架;81-横板;82-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附图3,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簧工装,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丝杆3及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且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杆3与螺纹孔相适配并伸入螺纹孔中,所述丝杆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随着丝杆3转动而前后移动,所述第二侧板2上对应第一支撑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放置弹簧的空间。
采用弹簧工装可以先简单的将汽车上使用的弹簧卡住,具体是采用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将弹簧卡在中间,第一支撑件由丝杆3驱动,丝杆3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支撑件的前后移动,增大或减小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的距离,可以先将弹簧压缩到安装尺寸的长度,之后将弹簧工装与弹簧一块提起并将装设在汽车上然后拆下弹簧工装,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整个弹簧工装的成本低,制造简单、实用快捷、灵活、方便。
工装的螺纹与丝杆的配合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本实施例中,丝杆3采用M18的丝杆3来控制弹簧的长短,当然可以根据弹簧的长短跟换丝杆3的长度来达到各不同长度的需求。材料的选择也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制作工装时加大材料的硬度以及厚度,增强屈服强度。
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附图3,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为第一月牙板5,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第二月牙板6。
由于汽车上一般是使用转向阻尼弹簧或减震器弹簧,因此其两端都设置有柱形连接件,采用月牙板适配其两端的柱形连接件,其操作更加的方便。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附图2,附图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U”形挡板7,所述第一月牙板5固定在“U”形挡板7的内侧中部。
“U”形挡板7的两侧壁板用来限制弹簧的柱形连接件不会从两侧偏离,因此在第一月牙板5与“U”形挡板7的双重配合下,限制了弹簧的偏移,保证了整个弹簧工装使用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附图2,附图所示所述连接板为由横板81与竖板82构成的“L”形固定架8,采用“L”形固定架8可以在节约材料的同时保证了连接板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1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