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焊式上装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10964.2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黑松灿;李春雨;袁林枫;朱新艳;李怀哲;张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郑蝶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41/02;F16K1/46;F16K27/12;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4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焊连接的管道系统中所用的对焊式上装蝶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供热系统上使用较多的为中低压阀门,为了减少阀门的泄漏点,采用对焊连接,即蝶板采用侧装式,从管道内孔进入进行安装。一旦运行过程中出现主密封处泄漏,则必须放空管道中的介质,采用割管的方式将阀门拆下,维修后再与管道重新焊为一体,维修工作量大,周期长,需要动用气割等切割焊接磨光设备,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方便的对焊式上装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焊式上装蝶阀,包括安装在阀体上的阀板,以及带动所述阀板转动的阀轴,所述阀轴与阀板之间通过上轴套和下轴套结为一体,在靠近上轴套位置的阀轴与阀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销轴,在所述阀板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双向密封装置;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沿阀轴向下延伸至上轴套底部的上压盖上,所述阀盖的周边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阀体相连接,在所述阀体与阀盖的结合面上设置有密封垫;位于上轴套上方的阀盖和阀轴之间开设的环形腔室中充填有密封填料,密封填料的上方设置有填料压盖;在所述阀盖上部设置有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调整填料压盖的窗口;压紧填料时,无需移动阀轴和驱动装置,直接通过连接座窗口即可进行调整和压紧。
所述下轴套与其底部的下压盖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由于阀门为立式安装,考虑到自重的影响,长期使用后调整垫磨损会影响密封性能,检修时与阀板同时取出即可更换。
所述的双向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阀板和阀体之间的阀板密封圈和阀座,所述阀座与密封压盖通过调整螺母和螺栓相连接;在阀座和阀体的结合面上设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阀板密封圈通过压板固定在所述阀板上;该结构可以满足对阀门双向密封性能的要求。阀座和阀体结合面上设置的O形密封圈可以阻断介质的通过,阀座与密封压盖相连接,利用介质的压力,实现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调整螺母和螺栓来控制移动量,从而达到双向密封性能的要求;所以,该阀座具有自动补偿的功能。
在所述阀板和阀板密封圈之间设置有调整密封垫。压板压紧阀板密封圈和调整密封垫,可以阻止阀板密封圈与阀板之间的泄漏,通过增加调整密封垫来提高阀门的密封性能。
在阀盖的上部设置有吊耳,在阀体下部设置有支脚,便于整体阀门的起吊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节约能源。当阀门需要维修时,无需将阀门从管路上切割、拆下,只要打开阀盖就能将阀板连同阀轴等所有易损件从阀体上腔中全部取出,维修后再重新放进去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焊式上装蝶阀,包括安装在阀体1上的阀板2,以及带动阀板2转动的阀轴3,阀轴3可以为通轴,也可分为上下两段式的,阀轴3与阀板2之间通过上轴套4和下轴套5结为一体,在靠近上轴套4位置的阀轴与阀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销轴6,在阀板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双向密封装置;为方便维修,在阀体1的上部设置有阀盖7,阀盖7沿阀轴向下延伸至上轴套4底部的上压盖8上,阀盖7的周边通过连接螺栓与阀体1相连接,在阀体1与阀盖7的结合面上设置有密封垫;位于上轴套4上方的阀盖7和阀轴3之间开设的环形腔室中充填有密封填料9,密封填料9的上方设置有填料压盖10;这种结构可以防止阀轴与阀板之间的连接销轴6剪断时介质喷出,使阀门更加安全可靠。在阀盖7上部设置有连接座11,在连接座11上开设有调整填料压盖10的窗口,压紧填料时无需移动阀轴和驱动装置直接通过连接座11的窗口即可进行调整和压紧,更加方便。
由于上装蝶阀为立式安装,考虑自重的影响,在下轴套5与其底部的下压盖1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13,当长期使用后调整垫13磨损影响密封性能时,只需在检修时与阀板2一起取出更换,即能恢复出厂时阀门原有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郑蝶阀门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郑蝶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35kV移动用橡套软电缆
- 下一篇:氟塑料绝缘耐高温电力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