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0598.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其勇;后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移动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
背景技术
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使用的电缆,为保证其良好的使用,需要其能够承受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同时,应当防止各线芯间产生信号的干扰,避免其影响电缆的使用,以此,要求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使用的电缆在具有良好的承受机械外力的同时,应当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解决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使用的电缆在具有良好的承受机械外力的同时,应当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和抗干扰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包括动力线芯、接地线芯和控制线芯,所述动力线芯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橡胶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外包裹有控制绝缘层,所述控制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控制绝缘层,所述控制绝缘层外包裹有控制屏蔽层,所述控制屏蔽层为铜丝编织控制屏蔽层,所述控制屏蔽层外包裹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为纤维编织加强层,所述绝缘层和加强层外共同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屏蔽层和外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为橡胶内护套层,所述屏蔽层为铜带绕包屏蔽层,所述外护套层为橡胶外护套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屏蔽层与加强层间填充有玻璃纤维丝。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控制线芯单独设置控制屏蔽层,防止控制线芯与其他线芯产生不必要的信号干扰,避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在控制线芯外还设有纤维编织加强层,可以保证多股绞合的控制线芯更加稳固,避免其松散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在控制屏蔽层与加强层间填充玻璃纤维丝,可以保障控制线芯使用的安全性的同时保障其圆整性,进而确保电缆整体的圆整性。该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适用于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能够有效防止控制线芯与其他线芯产生不必要的信号干扰,从而避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适用于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动力线芯,2-绝缘层,3-接地线芯,4-控制线芯,5-控制绝缘层,6-控制屏蔽层,7-加强层,8-内护套层,9-总屏蔽层,10-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包括动力线芯1、接地线芯3和控制线芯4,所述动力线芯1外包裹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为橡胶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4外包裹有控制绝缘层5,所述控制绝缘层5为交联聚乙烯控制绝缘层,所述控制绝缘层5外包裹有控制屏蔽层6,所述控制屏蔽层6为铜丝编织控制屏蔽层,所述控制屏蔽层6外包裹有加强层7,所述加强层7为纤维编织加强层,所述绝缘层2和加强层7外共同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8、总屏蔽层8和外护套层10,所述内护套层8为橡胶内护套层,所述总屏蔽层8为铜带绕包总屏蔽层,所述外护套层10为橡胶外护套层,所述控制屏蔽层6与加强层7间填充有玻璃纤维丝。
本实施例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控制线芯4单独设置控制屏蔽层6,防止控制线芯4与其他线芯产生不必要的信号干扰,避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在控制线芯4外还设有纤维编织加强层,可以保证多股绞合的控制线芯更加稳固,避免其松散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在控制屏蔽层6与加强层7间填充玻璃纤维丝,可以保障控制线芯使用的安全性的同时保障其圆整性,进而确保电缆整体的圆整性。该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适用于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软电缆,能够有效防止控制线芯与其他线芯产生不必要的信号干扰,从而避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适用于井下移动采煤设备的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探测电缆
- 下一篇:一种舰船用纵向水密消磁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