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0085.X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卢精华;杨雪明;罗文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川岛艾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8 | 分类号: | F26B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宝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2 | 代理人: | 宋力 |
地址: | 2017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烘干机 挡风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烘干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工业烘干机,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工业烘干机大都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热风通过进风通道从烘干机内筒壁上的网孔直接进入至内筒2中。由于内、外筒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缝隙,一部分热风不是直接进入内筒2,将内筒2内的织物9进行加热烘干,而是从内筒2与外筒4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后又经出风口5排出,根本没有得到利用。
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大量的能量损耗,烘干效率的降低,烘干时间的延长,完全违背了国家一贯倡导的环保、节能、低碳、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方针,不可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通过在外筒壁上增设热风的挡风板,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包括外筒框架、固定在外筒框架上的外筒和设置在外筒内的可转动内筒;所述的外筒框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与外筒至内筒之间的通道构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与进风通道相对应的外壁上沿其径向的同一象限内或相邻两个象限之间设有上、下两个挡风机构。
上述的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其中,
所述的挡风机构包括沿外筒筒壁的轴向设置的开口槽,该开口槽内插设有一挡风板;
所述的挡风板与内筒之间留有足以使内筒灵活转动的间隙;
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有挡风板的固定支架。
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外筒开口槽两侧的固定件,该固定件通过连接螺栓与伸出于开口槽外的挡风板紧密相连。
所述的挡风板采用具有保温和密封功能的羊毛毡加工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挡风机构的设置,使得由进风通道进入至内筒内的热风不被流失掉,几乎全部直接进入内筒内,将内筒内的织物进行加热,达到快速烘干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烘干的效率,缩短了烘干的时间,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工业烘干机的热风走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的设置及其热风走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D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筒框架;2-内筒;3-进风口;4-外筒;4a-外筒筒壁上设置的开口槽;5-出风口;6-挡风板的固定架;7-挡风板;8-内六角螺栓;9-织物;H-挡风板与内筒外壁之间的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工业烘干机的挡风机构,包括外筒框架1、固定在外筒框架上的外筒4和设置在外筒4内的可转动内筒2;外筒框架1上设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5;进风口3与外筒4至内筒2之间的通道构成进风通道;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总体技术方案的关键在于:外筒4上与进风通道相对应的外壁上沿其径向的同一象限内或相邻两个象限之间设有上、下两个挡风机构。
如图3~图6所示,挡风机构包括沿外筒4的筒壁轴向设置的开口槽4a,该开口槽4a内插设有一挡风板7;该挡风板7与内筒2之间留有足以使内筒2灵活转动的间隙H。
外筒4的外壁上设有挡风板7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外筒开口槽4a两侧的固定件6,该固定件6通过连接螺栓8与伸出于开口槽4a外的挡风板7紧密相连。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挡风板7采用具有保温和密封功能的羊毛毡加工而成。
如图1中的表示热风走向的箭头所示,外筒4上安装了挡风机构后,从进风通道过来的热风,穿过外筒4的网孔后几乎全部直接从内筒2上的网孔进入至内筒2内,不再会产生能源的浪费,进而,提高了烘干的效率,缩短了织物9的烘干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挡风板7采用具有保温和密封功能的羊毛毡加工而成。
实施例1
在上述总体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上、下两个挡风机构分别设置在外筒4的与进风通道相对应的外壁上沿其径向的同一象限内,本实施例中为第一象限内,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川岛艾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川岛艾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断路器
- 下一篇:新型带补偿端子的电炉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