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9472.1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盛明和;曹正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6 | 分类号: | F16C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王德鑑 |
地址: | 40071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曲轴结构。
背景技术
曲轴是通机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功用是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并输出力矩,驱动与其配接的外在工作装置,此外还驱动配气机构、点火机构、调速机构等控制机构。
通常,曲轴的一侧为飞轮端杆部,主要连接件为发动机飞轮,中间部位为曲拐,也称为连杆轴颈,主要与连杆相连,另一侧为输出端杆部,主要连接外部,输出发动机动力,飞轮端或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被称为曲拐肩。现有技术中,曲拐肩为圆弧型,所述圆弧半径R为40 mm。在实际运行时,沿曲轴的中心轴线夹角β为45°方向的截面上有一个拉应力P,P正好施加在曲拐肩的上述截面上,使曲拐肩该部位在连续高负荷运动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显然,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着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的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轴结构。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输出端杆部、曲拐和曲拐肩,飞轮端杆部或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所述曲拐肩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 mm。
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强了曲轴的刚性,曲轴经装机强化试验,耐久性试验达到1000小时,未出现疲劳断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的受力分析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曲轴的一侧为飞轮端杆部,主要连接件为发动机飞轮,中间部位为曲拐,也称为连杆轴颈,主要与连杆相连,另一侧为输出端杆部,主要连接外部,输出发动机动力,飞轮端/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被称为曲拐肩。现有技术中,曲拐肩为圆弧型,所述圆弧半径R为40 mm。在实际运行时,沿曲轴的中心轴线夹角β为45°方向的截面上有一个拉应力P,P正好施加在曲拐肩的上述截面上,使曲拐肩该部位在连续高负荷运动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显然,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着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的受力分析图,图中,1为飞轮端杆部,2为输出端杆部,3为曲拐,4为曲拐肩,P为拉应力,R为曲拐肩圆弧半径,β为夹角。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1、输出端杆部2、曲拐3和曲拐肩4,飞轮端杆部1或输出端杆部2与曲拐3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4,所述曲拐肩4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 mm。与现有技术相比,圆弧半径R从40 mm增加到41 mm,这样,沿曲轴的中心轴线夹角β为45°方向的截面上相对应的曲拐肩的厚度增加,又由于拉应力P正好施加在曲拐肩上,因此,随着曲拐肩厚度增加使得曲轴受力面抗疲劳强度增加,加强了曲轴的刚性,曲轴经装机强化试验,耐久性试验达到1000小时,未出现疲劳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9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专用喂药勺
- 下一篇:一种黄体酮药丸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