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胆节能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9091.3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0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银;武俊宪;侯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永银;武俊宪;侯志杰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3 辽宁省盘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和石油厂矿企业原油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在油田和石油厂矿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油加热装置。目前,现场通常广泛应用的原油加热装置为卧式单胆结构加热炉,此种加热炉的优点是被加热介质受热均匀,不结焦且安全系数高。但是,由于卧式单胆结构加热炉的加热盘管进出口与火筒进出口都处于同一温度场,致使排烟温度高而热量大,且不能有效利用,因而不利于节能降耗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吸收利用烟气高温余热、提高加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减少燃料消耗的双胆节能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此种加热炉由主炉胆、副炉胆、主火筒、副火筒、主加热盘管、副加热盘管、火筒弯头、盘管弯头、炉胆上连通管、炉胆下连通管、介质出口、介质入口、底座、燃烧器、烟囱组成,主、副炉胆呈卧式并排平置安装固定在底座上,主、副炉胆之间分别设有上、下连通管;主、副炉胆内分别顺着炉体走向并贯穿炉体设有主、副火筒,主火筒一端设有燃烧器,副火筒与之同侧一端设有烟囱,燃烧器与烟囱之间通过主、副火筒和火筒弯头相连通,主、副火筒通过火筒弯头相连通;主、副火筒外侧分别设有主、副加热盘管,主、副加热盘管通过盘管弯头相连通,主加热盘管的出口端作为介质出口,副加热盘管的进口端作为介质进口。此种加热炉为二段式加热结构,其中,主火筒为燃烧室,主火筒连同主加热盘管和主炉胆构成主炉体,起主加热作用,主要用于吸收火焰的辐射热量;副火筒为烟气散热器,副火筒连同副加热盘管和副炉胆构成副炉体,起副加热作用,主要用于吸收烟气对流的热量。当被加热介质从介质进口进入加热炉时,首先进入副加热盘管,利用被加热介质进口端温度较低的特性吸收烟气的热量而降低排烟温度;被加热介质吸收烟气热量后经盘管弯头进入主加热盘管,由于被加热介质在副加热盘管中已获得部分热量而减少对主加热热量的吸收,从而减少燃料的消耗;被加热介质最终从介质出口流出加热炉,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烟囱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使加热炉形成二段式加热结构,从而有效利用被加热介质进口端的低温特性吸收烟气中的高温热量,进而达到提高加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A-A剖面即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主炉胆1、副炉胆2、主火筒3、副火筒4、主加热盘管5、副加热盘管6、火筒弯头7、盘管弯头8、炉胆上连通管9、炉胆下连通管10、介质进口11、介质出口12、底座13、燃烧器14、烟囱15组成。其结构组装关系和工作方式如下:主炉胆1与副炉胆2并排平置安装固定在底座13上方,主炉胆1与副炉胆2分别通过炉胆上连通管9和炉胆下连通管10相连通;主炉胆1内沿炉体走向设有主火筒3和主加热盘管5构成主炉体,副炉胆2内沿炉体走向设有副火筒4和副加热盘管6构成副炉体,主加热盘管5与副加热盘管6通过盘管弯头8相连通,主火筒3与副火筒4通过火筒弯头7相连通,主火筒3的一端设有燃烧器14,副火筒4与之同侧的一端设有烟囱15,燃烧器14与烟囱15之间通过主火筒3、副火筒4和火筒弯头7相连通。其中,主炉胆1、副炉胆2为规格尺寸相近的卧式圆筒体。主火筒3为单管管腔结构,副火筒4为多管排列管腔结构。主加热盘管5、副加热盘管6分别设置在主火筒3、副火筒4外侧。燃烧器14采用常规火嘴,设置在主火筒3端部炉膛内。工作时,燃烧器14燃烧燃料加热主火筒3的同时烟气加热副火筒4,使主炉胆1、副炉胆2内的液态工质温度上升而加热主加热盘管5、副加热盘管6,其中:副加热盘管6利用被加热介质进口11端的低温特性吸收流经副火筒4的烟气热量而降低排烟温度,主加热盘管5因为被加热介质已从烟气中获得部分热量而减少对主加热热量的吸收,进而减少燃料消耗。被加热介质最终从介质出口12流出加热炉,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最后从烟囱15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永银;武俊宪;侯志杰,未经周永银;武俊宪;侯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9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