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系统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639.2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罡明;宋辉;彭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冠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sf sub 气体 封闭 压缩机 系统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压缩机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系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活塞式无油压缩机,应用最多的是活塞式无油空气压缩机,压缩机工作时,活塞向曲轴箱中心方向运动,会造成曲轴箱内的气体被压缩,活塞向远离曲轴箱中心方向运动时,会造成曲轴箱内的气体膨胀。因此在曲轴箱上安装有呼吸器,使曲轴箱与大气相通,起到平衡曲轴箱压力的作用,还能释放从高压缸泄漏到曲轴箱的高温高压气体。另外,此呼吸器的重要作用还在于使曲轴箱内的空气有进有出,大量热量可以被带出,降低了曲轴箱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压缩机为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结构为整体封闭式,要求对外不能有泄漏,因此呼吸器是不能设置的。为了确保不泄露,国际及国内现有技术是不设置呼吸器的,这样必然导致含大量热量的SF6气体积存在曲轴箱内,温度高达近百摄氏度。高温导致运动件负荷增加,寿命下降,还会导致少量润滑脂蒸发,严重时导致压缩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气体压缩机冷却装置,让压缩机内部通过二次降温,避免了高温导致的润滑脂蒸发,和提高了相关运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无油压缩机一级气缸(1),第二、四、六冷却器(2、4、6),全无油压缩机曲轴箱(3),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5),第七、八、九冷却风扇(7、8、9);所述全无油压缩机一级气缸(1),第二、四、六冷却器(2、4、6),全无油压缩机曲轴箱(3),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5)都确保其进气和排气中心口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保证相邻两个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第七号冷却风扇(7)垂直安装于第二冷却器(2)正上方,并确保两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
第八号冷却风扇(8)垂直安装于第四冷却器(4)正上方,并确保两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第九号冷却风扇(9)垂直安装于第六冷却器(6)正上方,并确保两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系统冷却装置,能够保证经过压缩机一级缸的温度,经过冷却器后降温至环境温度,利用此较低的气体温度进入压缩机曲轴箱进气口,再由曲轴箱出气口流出,从而带走曲轴箱内大量热量,从原理上减少了高温对润滑脂的蒸发和对相关运动件使用寿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这种高压无油SF6气体半封闭压缩机系统冷却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全无油压缩机一级气缸(1),第二、四、六冷却器(2、4、6),全无油压缩机曲轴箱(3),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5),第七、八、九冷却风扇(7、8、9);所述全无油压缩机一级气缸(1),第二、四、六冷却器(2、4、6),全无油压缩机曲轴箱(3),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5)都确保其进气和排气中心口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保证相邻两个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第七号冷却风扇(7)垂直安装于第二冷却器(2)正上方,并确保两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第八号冷却风扇(8)垂直安装于第四冷却器(4)正上方,并确保两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第九号冷却风扇(9)垂直安装于第六冷却器(6)正上方,并确保两装置之间气体无障碍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冷却器2的作用:气体经过全无油压缩机一级排气缸(1)进气口,流通且经过起排气口流出,经冷却器(2)后降温至接近环境温度,利用此较低的气体温度进入压缩机曲轴箱(3)进气口,再由曲轴箱排气口流出,从而带走曲轴箱内大量热量。
当较高温度的气体由曲轴箱(3)的排气口排除后,利用冷却器(4)进行第二次冷却,冷却器(4)曲轴箱(3)右侧降温的同时,将为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5)的进气口提供更低温度的气体,当气体从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5)的出气口排出后,冷却器(6)对气体进行第三次的降温,从而带全无油压缩机二级气缸内大量热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泵均为全无油真空泵,可以选择涡旋式或者隔膜式全无油真空泵。负压回收机也为全无油负压回收机,多为涡旋式, 也有隔膜式。压缩机也为全无油压缩机,其是活塞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冠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冠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变压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