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燃气直热式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336.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生;刘勇;王保琴;刘世萱;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生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空气 双循环 净化 燃气 直热式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式空调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燃气直热式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常规空调、集中供热、锅炉水暖等取暖方式及其设备,都是功能单一、室内空气封闭的单循环,其热交换次数多、耗能大、热效率低、碳排放高,且采暖时间越长,室内空气污染越重,不得不适时开启门窗通风换气,又造成大量热量流失。
常规空调装置本身存在耗电大、热效低、取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更因取暖方式为室内单循环而导致空气反复污染,空调病已成为当今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社会问题。新风空调、除甲醛空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们健康之忧。大小不一的空调室外机随意地悬挂在现代楼宇的外墙,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室外机噪音轰鸣、废气和冷凝水的大量排放,不但污染环境,易造成邻里纠纷;夏天排放热风,滴水成河,冬天排放冷气滴水成冰,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不断普及的集中供热一度被视为未来的取暖趋势,但实践证明,这种取暖方式把供需双方硬性地捆绑在一起,使需者消费处于被动地位,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就集中供热方式本身而言也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
首先是热电厂的选址与建设,存在征地矛盾与投资大的问题,且以煤为热能来源,因资源匮乏成本越来越高;占用并消耗了大量的土地、水、有色资源。其次,集中供热所需的供热管网占用了大量的地下空间,且铺设管道时对道路开肠破肚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并且架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管路,不但极不美观,更有漏水、爆裂等安全隐患;且集中供热在老城区不易推广。暖气片的安装也占用了房内的有效使用面积,每户以百平计算,5组散热片及其管路最少占有房屋有效使用面积三平方米以上。
就供热管理而言,集中供热往往会有热量不足且价格过高的情况,滴漏问题也始终存在难以根治,每逢冬季来到,需要进行检修、试压、低温运转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除了政府巨额财政补贴、媒体宣传全民动员。
就供热原理而言,集中供热以水作为热量的载体远距离供热,通过暖气片向空气辐射热量,以提高室温,由于供热端与用户端距离远,热交换次数多,到了用户已所剩无几,大部分热能都耗尽在输送过程中。
就供热结果而言,集中供热是将房间密闭的单循环,势必造成空气流通不畅,与常规空调一样,时间越长,空气污染越严重,造成人员免疫力低下,易患各种病。
就功能而言,集中供热功能单一,只能取暖,利用率低。用户除了交高额的配套费,最大的缺陷是用户不能自控,即不能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按使用量交费,尤其是在白天家中无人的时候,暖气依然散热,这显然造成被动消费,不但浪费了大量能源和资金,也严重污染了环境。
显然既要节能减排,又要健康取暖这是一个现有取暖技术很难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取暖装置——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燃气直热式空调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健康取暖一机多用成为现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燃气直热式空调装置,包括由净化空气输送管连接的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器和燃气空气加热器,以及相应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器包括分别带有风机的室外空气输入管和室内空气输入管,以及将室外空气输入管或室内空气输入管输入的空气净化、并输入净化空气输送管的空气净化装置;
所述的燃气空气加热器,包括带有中空的夹层的壳体以及壳体内的表面设有通孔的球型(或蛋圆型)燃烧室,且壳体与球型燃烧室之间的夹层所形成的环绕球型燃烧室的风幕与上述净化空气输送管相通,且该风幕经由带内风机的送气管送于双LS-空气加热管经球型燃烧室内的燃气装置加热,并经热空气管向室内输送热风,所述的球型燃烧室的顶端设有排烟管。
为了实现提高换气效率、并起到简化结构的作用,上述室外空气输入管和室内空气输入管上下并排设置,且室外空气输入管和室内空气输入管朝向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器内腔的入口端之间垂挂一帘式的空气换向风挡。
上述室内外空气双循环净化器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室内、室外空气输入管入口端与净化空气输入管之间,依次设置滤网及蜂窝式活性炭装置,且滤网及蜂窝式活性炭装置下方分别设有屉式尘粒收集室和屉式水槽。
上述球型燃烧室内的空气加热管是双LS-空气加热管,该双LS-空气加热管是由两段分别带有5个直角拐角的LS-形管路并排对接而成的。
上述球型燃烧室是带有内外两层壳体、且两层壳体之间形成夹层的球壳状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生,未经刘明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导电轨道取电装置
- 下一篇:LED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