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078.6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当中,有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污水处理厂往往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在城市污水管网未到达的地区,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已占水污染物总量的40%~50%。为解决由于我国的城市地下水道污水收集系统尚不完善,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低而造成的众多无法接管地区的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般指处理能力在500 m3/d以下,集污水处理工艺的各部分功能,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为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这种装置主要适用于污水水量小,分布散广,市政管网手机难度高的生活污水和性质相似的有机工业废水。它是市政污水处理工程系统的有益补充。与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工程相比,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具有如下特点: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维护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建设地点往往离建筑物及人员活动区域较近,要注意考虑噪声及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此装置适用于环湖泊或沿河流兴建的住宅小区和中小城市处理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可直接排放进湖泊或河流,也可进入污水回用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后,中水回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厌氧沉淀池、厌氧生物滤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和潮汐式氧化沟构成,其依次连接顺序为:厌氧沉淀池、厌氧生物滤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和潮汐式氧化沟。
其中,进水管连接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厌氧沉淀池、厌氧生物滤池、布水器底部均设置排泥出口;厌氧沉淀池、厌氧生物滤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顶部均设置检修井。
所述的厌氧沉淀池的长宽高分别为:10 m,4 m,4 m,其中的滤料体积和滤料粒径分别为:55 m3,45 mm。
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的长宽高分别为:20 m,4 m,4 m,其中的滤料体积和滤料粒径分别为:54 m3,40 mm,过滤厌氧池中架空一2.5 m厚的生物滤料层,滤料采用大小均匀的陶粒。
所述的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的长宽高分别为:15 m,3 m,4 m,其中的滤料体积和滤料粒径分别为:80 m3,30 mm,滤池架空一层蜂窝状塑料滤料,滤层厚度为3 m,滤池底面铺一层厚0.5 m的陶粒滤料,粒径为25 mm,蜂窝状滤层上距布水器1 m,下距底层滤料0.5 m。
所述的潮汐式氧化沟的长宽高分别为:35 m,1 m,2 m,其中的滤料体积和滤料粒径分别为:40 m3,25 mm;
所述的氧化沟为两级,在兼性厌氧池底部滤料为第一级,其后紧连一级;后一级氧化沟宽1.5 m,长6 m,高1.5 m,底面铺设0.5 m厚滤料,为预防氧化沟堵塞,把氧化沟分成两段,之间留0.3 m间隙,沟端设置一个定水深自动排水器,以及拔风井兼检修井8。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厌氧—兼性厌氧—好氧”一体化工作流程,厌氧段尝试采用厌氧接触法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氧化沟内通过定水深自动排水器的控制,利用潮涨潮落时间间隙对粒状滤料表面生物膜进行复氧,使氧化沟内氧气溶解量大幅度增大,微生物好氧氧化程度提高,臭气产量少,且装置具有平面布置连贯合理,无死角,反应充分,难堵塞,易清理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流程示意图
图1中进水管1,检修井2,厌氧沉淀池3,4,厌氧生物滤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7,拔风井兼检修井8,潮汐式氧化沟9,出水10,排泥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厌氧沉淀池3和4、厌氧生物滤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7和潮汐式氧化沟9构成,其依次连接顺序为:厌氧沉淀池3和4、厌氧生物滤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厌氧生物滴滤池7和潮汐式氧化沟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