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轮盘冲孔的前期车轴孔的回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519.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6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肖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盘 冲孔 前期 车轴 回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的生产,具体是指用于轮盘冲孔的前期车轴孔的回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分为镶入轮胎的轮辋和安装在车轴上的轮盘,有的车轮采用车辋和轮盘组装起来的组合式结构,有的采用利用铸造或锻造使得车轮形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组合式结构主要用于钢制车轮,很早以前采用铆接的方法,现在采用焊接的方法,而整体式结构的生产能耗较高,现在一般采用组合式结构生产,组合是结构生产的生产过程分为车辋的生产和轮盘的生产,而轮盘的生产方法则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最后冲压成孔,最主要的是车轴孔的冲压生产。对于车轴孔的冲压常常会造成冲孔部位出现裂纹,对汽车的安全性能具有极大的危害,如果出现裂纹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减少冲孔部位出现裂纹的现象。一般我们需要将轮盘进行回火处理。而回火处理中一把采用全轮盘加热的方法,该方法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只针对轮轴孔进行加热的设备。以此降低生产的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盘冲孔的前期车轴孔的回火装置,能适应不同口径的轮盘,能针对车轴孔进行感应加热回火处理,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轮盘冲孔的前期车轴孔的回火装置,包括操作台体、以及设置在操作台体上表面的轮盘支撑装置,轮盘支撑装置主要由上支持柱和下支持柱、以及设置在上支持柱和下支持柱之间的支持板构成,所述支持板开有感应加热孔,还包括感应加热器,所述感应加热器的感应加热头贯穿感应加热孔并位于支持板上方。
还包括设置在感应加热头正上方的吸烟桶。
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体内部的吸气风机,所述吸气风机的入风口通过吸气管道与吸烟桶导通。
支持板的上表面开有长条凹槽,所述上支持柱卡接在长条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为:
设计原理为:为了改变传统炉式加热,特采用感应加热器进行加热,为了不对其他部件造成热冲击影响,需要设计一个与轮盘匹配的支撑结构,即上述的轮盘支撑装置,将轮盘悬空架设,将感应加热器的感应加热头放置在轮盘冲孔部位的下方,启动感应加热器,轮盘受热,且轮盘车轴冲孔部位最先达到预定温度进行回火处理。由于前期对轮盘的冲压处理中需要在轮盘表面涂覆一层油脂物质以防止冲压变形,因此此时加热时,油脂物质会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或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对操作人员的身体有严重伤害。因此需要设计一个能排除该气体的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特在感应加热头的正上方设置有吸烟桶,利用吸气风机的入风口通过吸气管道与吸烟桶导通。启动吸气风机后,感应加热头上方的有毒气体被吸入吸烟桶内。最后被处理排出。可式操作人员免受毒气的危害。同时为了匹配不同口径大小的轮盘,因此一般需要设计各个不同类型的轮盘支撑装置,为了简化生产,免去更换轮盘支撑装置的步骤,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持板的上表面开有长条凹槽,所述上支持柱卡接在长条凹槽内。这样上支持柱可在长条凹槽内滑动,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轮盘操作。
操作方法为:根据轮盘的口径大小,调节上支持柱在长条凹槽内滑动以适应轮盘口径为准,然后找准回火点,即将轮盘的车轴孔冲压点对准支持板的车轴孔,然后将轮盘架设在上支持柱的上方固定,将感应加热头穿过车轴孔,并将感应加热头放置在轮盘的车轴孔冲压点下方;最后启动感应加热器和吸气风机。待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取下轮盘即可,最后重复上述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适应不同口径的轮盘,能针对车轴孔进行感应加热回火处理,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吸烟桶;2、感应加热头;3、感应加热器;4、操作台体;5、上支持柱;6、支持板;7、下支持柱;8、吸气风机;9、感应加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汽车内饰件制造工艺的新型焊接工装
- 下一篇:纺织用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