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轮轮盘的挂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516.7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震铭;刘国川;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10 | 分类号: | B60B3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轮 轮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的生产,具体是指用于车轮轮盘的挂置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分为镶入轮胎的轮辋和安装在车轴上的轮盘,有的车轮采用车辋和轮盘组装起来的组合式结构,有的采用利用铸造或锻造使得车轮形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组合式结构主要用于钢制车轮,很早以前采用铆接的方法,现在采用焊接的方法,而整体式结构的生产能耗较高,现在一般采用组合式结构生产,组合是结构生产的生产过程分为车辋的生产和轮盘的生产。
轮盘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质检或存放;一般的直接将轮盘堆放在地面上,这样较为杂乱无章,同时如果要进行质检时,还需将其搬离到质检台处,其运输过程复杂耗力。为此我们特设置有架体专门用于存放轮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车轮轮盘的挂置装置,我们特设置该挂置装置专门用于存放轮盘,方便存放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车轮轮盘的挂置装置,包括同时接地并轴线互相平行的左接地柱和右接地柱、以及若干两端分别与左接地柱和右接地柱连接的横梁柱,所述横梁柱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挂接有车轮轮盘,两横梁柱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轮轮盘直径。
所述横梁柱的轴线两两互相平行。
任意横梁柱上的一个车轮轮盘同时与相邻的横梁柱上的两个相邻车轮轮盘相切。
所述挂钩为三角形板,其三角形的底边与横梁柱连接。
同一横梁柱上的挂钩等间距的排列在横梁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 为了不使车轮轮盘直接放置在地面,而方便运输或存放,本实用新型中特设置该挂置装置专门用于存放轮盘,方便存放和运输。设计时,按照架体的结构进行设计,即采用轴线互相平行的左接地柱和右接地柱、以及若干两端分别与左接地柱和右接地柱连接的横梁柱,然后在横梁柱上设置若干挂钩。该挂钩即用于挂装车轮轮盘。其车轮轮盘具备车轴孔,其挂钩穿过车轮轮盘的车轴孔口挂住车轮轮盘;仅仅上述结构即可实现对杂乱的车轮轮盘环境做出改进。
但是,仅仅上述结构还不能充分的利用挂接装置,我们发现若只采用上述结构,车轮轮盘的摆放位置依旧比较的无序可循,同时还不能充分的利用架体的空间,如果挂钩的摆放位置没有设计合理,那么在有限的架体空间内,车轮轮盘的摆放数目不能达到最大。为此,我们做了在该结构上的挂钩摆放位置的研究,我们发明当横梁柱的轴线两两互相平行,且任意横梁柱上的一个车轮轮盘同时与相邻的横梁柱上的两个相邻车轮轮盘相切时,此时可使得在架体有限空间内车轮轮盘的数目达到最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方便存放和运输,在架体有限空间内车轮轮盘的数目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图。
图3为三个依次相切的圆。
图4为三个两两互相相切的圆。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左接地柱;2、右接地柱;3、横梁柱;4、车轮轮盘;3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用于车轮轮盘的挂置装置,包括同时接地并轴线互相平行的左接地柱1和右接地柱2、以及若干两端分别与左接地柱1和右接地柱2连接的横梁柱3,所述横梁柱3设置有若干挂钩31。
所述横梁柱3的轴线两两互相平行。
所述挂钩31挂接有车轮轮盘4,两横梁柱3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轮轮盘4直径。
任意横梁柱3上的一个车轮轮盘同时与相邻的横梁柱3上的两个相邻车轮轮盘相切。
所述挂钩31为三角形板,其三角形的底边与横梁柱3连接。
同一横梁柱3上的挂钩31等间距的排列在横梁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为:
设计原理为: 为了不使车轮轮盘直接放置在地面,而方便运输或存放,本实用新型中特设置该挂置装置专门用于存放轮盘,方便存放和运输。设计时,按照架体的结构进行设计,即采用轴线互相平行的左接地柱1和右接地柱2、以及若干两端分别与左接地柱1和右接地柱2连接的横梁柱3,然后在横梁柱3上设置若干挂钩31。该挂钩31即用于挂装车轮轮盘。其车轮轮盘具备车轴孔,其挂钩穿过车轮轮盘的车轴孔口挂住车轮轮盘;仅仅上述结构即可实现对杂乱的车轮轮盘环境做出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面带有折叠书桌式长途汽车的座椅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写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