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制冷增压功能的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843.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健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B29/04;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001 贵州省六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增压 功能 汽车发动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但其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汽车,可延伸到以空气为燃烧助燃氧化剂的各种内燃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增加助燃气体进气量实现稀薄燃烧,是现有内燃式发动机提高燃料燃烧率、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动力输出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技术方案是本申请人已经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带增压功能的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通知书发文序号2012032700501100)的改进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原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改进,具体解决:1、现有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进气量不充分,2、现有废气机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增压机不工作及加速时反应延迟滞后状态下的进气量不足问题,3、通过电子制冷降温技术增大助燃空气密度;从而达到改善燃油燃烧环境、提高燃料燃烧率、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动力输出的目的。
经比较已经公开的同类方案及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装置有以下明显有益效果:
一、本装置优于现有技术的主要特点
1、原车发动机进气配套部件作为本装置的固有组成部分,本装置是原车发动机配套进气系统改进:带有制冷增压功能的发动机配套进气系统装置,而不是一个独立于原车发动机配套进气系统的制冷增压装置。
2、装置充分利用原车资源,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改装简便 易行。
3、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a、适宜已经投入运行使用的各类内燃式发动机改装使用;亦无需改变现有原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配套部件的规格、参数,汽车生产厂家即可改进生产;
b、适宜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使用;也适用于废气机械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
4、独有的助燃气体温度、压强智能调节设计:智能调节开关根据发动机工况自动调节风机转速、电子制冷件功率,始终保持供给低温、正压的助燃空气,充分满足发动机各种工况进气需求。
5、装置独有的供气气体调压气囊技术:
a、有效调节发动机从高速运转进入到拖工况瞬间、节气门突然关闭状态时的超高压供气气体压强,避免超高压气体对气管、高速运转的风机等部件产生的损伤;
b、具有储气功能,为发动机加速提供充足的助燃气体;
c、气囊连接口具有的异物排除和日常维护检查功能。
二、本装置增压技术与现有废气机械涡轮增压技术比较的优势在于:
1、充分利用原车发动机资源,安装连接简单,避免废气机械涡轮增压装置安装、改装难度大,成本高弊端。
2、采用电动涡轮调速风机为装置增压动力部件:
a、供电条件现成,现有原车供电系统即满足供电需要;
b、风机功率小,不消耗发动机动力;
c、风机噪音低、加之风机温度低不像废气机械涡轮风机极高的工作温度,易做防噪音处理,有效避免废气涡轮风机噪音高弊端;
3、本装置与发动机同步启动工作,发动机还处于怠速、低速状态助燃空气需求量不大时,电动涡轮调速风机就已经高速运转,在发动机进气口节气门前产生、并且一直保持一定正压的供气气体,供气响应快速积极,不会出现发动机低转速废气涡轮增压机不工作和加速时反应延迟滞后现象。
4、众所周知现有废气机械涡轮增压技术原理及研究开发的目的是:以加大燃油投入、发动机高速运转为代价获得动力增加的;而本装置是在基本不增加燃油投入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助燃气体进气量、改善燃油燃烧环境,解决发动机中、低转速及加速工况状态下节能减排、增力问题。本装置在发动机中、低转速及加速工况状态下的节能减排、增力效果明显优于废气机械涡轮增压机(本装置经同车、同负荷、同操作、同路况下实际试验比较:在保证汽车正常起步、中低速行驶状态下,发动机转速可降低200-1200转,燃料消耗减少20%以上,尾气污染物排放降低30%以上,动力提升15%以上,非常适宜长期中、低速行驶,频繁启动、加速的公交车等各类车辆使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装置仍然高于外部大气压强供气,同样因燃油燃烧环境改善而产生节能减排、增力效果。
三、本装置的另一个优势特点:在废气机械涡轮增压发动机上使用的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健,未经唐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