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半挂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311.7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魏长喜;朱宝权;由永军;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黄海特种专用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2 | 分类号: | B60P3/22;B62D53/06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半挂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燃气勘探或开采作业使用的流体介质存贮及运送车。
背景技术
现有液体运输车的主流车型是化工液体运输半挂车,罐体为纵向延伸的圆筒罐,罐体用钢带捆绑方式固定在挂车底盘。这种化工液体运输半挂车的设计基点是提供一种液体道路运输工具,它一不适合集装箱运输操作,二无法满足某些特殊现场作业场合,例如石油、天燃气等勘探或开采作业中便于泵出、注入或现场添加剂混合处理的流体临时贮存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道路运输、同时满足现场抽取、灌入或添加剂混入处理、临时贮存等使用要求的罐式集装箱半挂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罐式集装箱半挂车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罐式集装箱半挂车,其本体为集装箱箱体结构的流体箱体罐,其底部设有牵引系统,所述的牵引系统包括箱体罐前端的牵引销和箱体罐后端的轮轴及其悬挂系统,箱体罐设有管口引出的主管路和支管路,两管路与箱体罐罐壁密封交接,主管路与安装于箱体罐外的总分配管相通,总分配管至少设有一外管路连接管口。
为使上述整体技术方案适应现场处理多种类流体,箱体罐内由隔板分隔箱体罐空间,每一箱体罐分隔空间均设有一组管口引出箱体罐的主管路和支管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罐式集装箱半挂车技术方案,其中的箱体罐为设有牵引系统的集装箱罐体,适合道路运输,适合集装箱式运输操作,适合如石油、天燃气等勘探或开采作业所需要的流体注入、泵出、临时贮存以及现场添加剂混合处理的现场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分别是本罐式集装箱半挂车第一实施构造的主视、俯视和后视结构图
图4、图5、图6和图7分别是本罐式集装箱半挂车第二实施构造的主视、俯视、前视和后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罐式集装箱半挂车,其本体为集装箱箱体结构的液体箱体罐10,箱体罐10的罐壁厚为5-8mm,外部设有加强筋,箱体罐10后部安装有梯子,便于操作人员登上箱体罐10顶部的操作平台,箱体罐10侧壁设有人孔19,便于工作人员进入罐内作业。牵引系统的牵引销20设置于箱体罐10前端,牵引系统的轮轴及其悬挂系统设置于箱体罐10后部凹入空间处,解除牵引后,由箱体罐10底部框架稳定的落地,更适合于集装箱运输操作;制动系统中的气制动接头安装在箱体罐10前部,将制动压缩空气引入轮轴的制动系统,实施本半挂车制动控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构造,箱体罐10设有管口引出的主管路6和支管路8,两管路6、8与箱体罐罐壁密封交接。主管路6经法兰5与设置于箱体罐10外的总分配管1相通连接,由管阀5控制主管路6通断,主管路6的箱体罐10内端管口向下探至箱体罐10底板,在本实施结构中,底板上对应于主管路6向下管口处设有陷入槽12,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将箱体罐10内的液体物料泵出。本实施结构中,总分配管1安装在箱体罐10前端,总分配管1一端为外管路连接管口,总分配管1管体上还设有若干外接管接头2及相应控制管阀4。支管路8与箱体罐前端罐壁上的管接头连接,向内延伸至箱体罐10后部,最好至轮轴及其悬挂系统凹入空间的顶板处,箱体罐后端罐壁设有主要用于排泄的下排泄管接头11,上方设有上排泄管接头14。本箱体罐10还设有大气连通管9,该大气连通管9由箱体罐10顶部与箱体罐10相通。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构造,该实施结构提供了使本半挂车能够适用于多种流体或多种处理方法的现场液体操作处理的箱体罐。该箱体罐10内设有横向隔板3,该隔板3将箱体罐空间分隔为前分隔空间和后分隔空间,两分隔空间均设有一组主管路和支管路,前分隔空间的一组管路为主管路16和支管路18,后分隔空间的一组管路为主管路26和支管路28,两主管路16、26引出箱体罐后均与总分配管1相通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管阀;支管路18、28延伸至箱体罐10前端罐壁上的外接管口。在本实施例结构中,为方便箱体罐10后端作业操作,由箱体罐10后端罐壁连接管口分别通入前分隔空间和后分隔空间连接有两后支管路13、15,所述的各支管路18、28、13、15的箱体罐10内管口均向下探至箱体罐10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黄海特种专用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东黄海特种专用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的输入法中的候选页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气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