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景深保持装置及3D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020.8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炎顺;董友梅;武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深 保持 装置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景深保持装置及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D显示已经成为显示行业的一大趋势。现在的3D显示的基本原理就是“视差产生立体”,即,使观看者的左眼只看到左眼图,右眼只看到右眼图,左眼图和右眼图是对于某一空间景象的了两个角度拍摄而得,这二者被称为立体图像对。人的大脑就会把这两幅图融合起来,从而产生3D效果。
而人眼睛判断显示内容的景深的方法可以用图1来说明。处于观看者位置处的两间距为S的圆圈分别代表观看者左右眼,S为瞳距。显示屏幕平面所在位置上两个正方形代表某个物体的左右眼视图,他们分别被观看者的右、左眼看到。经过此立体成像,观看者的大脑就会认为该物体其实位于距离屏幕表面L的位置,距离L就是景深,D是观看者的观看距离。所以根据上图,很容易得到如下公式:
现有的3D显示器中,对于同一场景,显示屏幕上立体图像对的间距是不变的(即M不变),于是当观看者位置发生变化时(即D变化),其实景深会跟着变化了(即L随D变化)。如图2所示(左图为观看距离变化前的情况,右图为观看距离变化后的情况),S为瞳距,不能变,当M不变时,观看者观看距离D变化成D"时,景深L变为了L"。而事实上,为了模拟出更逼真的画面,希望景深是不变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在观看者移动的情况下,保持观看者看到的3D画面的景深不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深保持装置,包括:3D视频信号输入装置、位置测定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3D视频信号输出装置,所述3D视频信号输入装置、位置测定装置及3D视频信号输出装置均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3D视频信号输入装置将获取的3D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位置测定装置将检测到的观看者与显示屏幕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节3D视频信号中的左右眼视图中各物点的间距使景深保持不变,并将调节后的3D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3D视频信号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左右眼视图调节模块,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节3D视频信号中的左右眼视图中各物点的间距使景深相对同一观看者保持不变,将调节后的左右眼视图传输至3D视频信号生成模块;
3D视频信号生成模块,根据调节后的左右眼视图生成新的3D视频信号,并将新的3D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3D视频信号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左右眼视图提取模块,所述左右眼视图提取模块接收所述3D视频信号,并将从所述3D视频信号提取的左右眼视图传输至左右眼视图调节模块。
其中,所述左右眼视图提取模块包括:
采样子模块,采集所述3D视频信号中的一帧数据,并将所述一帧数据发送至拆分子模块;
拆分子模块,将从所述一帧数据中拆分出的左右眼视图传输至所述左右眼视图调节模块。
其中,还包括:景深获取装置和景深存储器,所述景深获取装置连接所述位置测定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和景深存储器,所述景深存储器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景深获取装置接收所述位置测定装置检测得到的观看者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接收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发送的3D视频信号中的左右眼视图中各物点的初始间距,并计算所述景深,将所述景深发送至景深存储器存储。
其中,还包括:景深获取装置和景深存储器,所述景深获取装置连接所述景深存储器,所述景深存储器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景深获取装置将接收到的初始景深值发送至所述景深存储器存储。
其中,所述位置测定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感应器或手动输入位置信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景深保持装置,所述景深保持装置的3D视频信号输出装置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将所述调节后的3D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