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分层水样采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5390.X | 申请日: | 2012-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燕建龙;程勇;赵治海;黄文钰;盛云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分层 水样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分层水样采样装置,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深小于3m的水体,特别是针对于水体不同深度水样的的采集。适用于环保领域和水资源管理部门,用以调查、研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扩散的规律,分析污染的垂直分布,了解河流、湖泊的污染特性。
背景技术
调查、监测、研究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水质及分析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扩散的规律,需要进行水样采集。对于宽度窄、水浅的水域,可用单点布设法,采表层水分析即可。对宽度大,水深的水域,可用断面布设法,采表层水、中层水和底层水供分析用。但对静止的水域,应采不同深度的水样进行分析。
陆地水体的水质采样器大多为瓶式,由采水容器和输水管道、测深绳索等组成。采水容器用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玻璃瓶或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塑料瓶,瓶口备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盖,以防止泄漏或渗入杂质。普通瓶式采样器是将容积为200~300毫升的细口玻璃瓶置于金属框架中,底部装加重铅块,框架和瓶塞分别用带有深度标志的绳索和细绳系牢。采样时将采样器放至规定深度,卷起细绳,打开瓶塞,使水样进入瓶中即可。这种采样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水样与空气接触,影响水中溶解性气体的测定。此外还有:
有机玻璃采水器:用于采集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洋等0~30m深度内的水样采集。顶部两个半圆上盖可轻松开合,底部带圆孔和浮动板,保证瓶体入水下沉时,水流可自由进出瓶体。
卡盖式采水器:适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等任意深度采样。通过绳索将采水器(两 端卡盖打开)放入水中,待沉入指定深度后,下放使锤令卡盖关闭。
不锈钢采水器:广泛型采水器,采集任意深度。适用于有机物、油脂类、微生物(细菌)等指标分析的水样采集和含酸碱等腐蚀性样品的水样采集。
杆持式采水器:用于地表水0~4m深度内的水样采集。手动牵引阀门控制进水,四节1m长金属杆可进行长度扩展。金属扩展杆选用铝合金材质,带螺纹连接头,连接最大长度4m;一次采水体积1000mL。
多通道水样采集器:用于在连续采水层进行水样采集工作。由一组装有数十个支架的不锈钢阵列组成,支架上安装采样筒,装有一个马达驱动的自动释放装置,上面集成一个压力传感器,用来在一次操作中完成多个不同深度的水样采集工作。
由此可见,现有的水质采样器不具备同时在不同深度分层采样的要求,这一点对于监测污染物在不同深度的扩散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没有办法在同一时刻采集到同一断面不同深度的分层水样。其次,按传统方法采集的水样与空气接触,影响水中溶解性气体的测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体分层水样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分层水样采样装置,包括第一立柱(A)、第二立柱(B)、水样采集袋(5)、连接管(3),水样采集袋(5)内部为真空,第一立柱(A)和第二立柱(B)通过合页
(1)连接,第一立柱(A)和第二立柱(B)顶部设置插销(2),插销(2)用于将第一立柱(A)和第二立柱(B)固定,第一立柱(A)设置若干圆孔(6),连接管(3)插入圆孔(6),连接管(3)一端与水样采集袋(5)连接,连接处采用夹子(4)夹紧,另一端为密封端,且在第一立柱(A)和第二立柱(B)合并后该密封端暴露在第一立柱(A)和第二立柱(B)外部。
现有的水质采样器不具备同时在不同深度分层采样的要求,这一点对于监测污染物在不同深度的扩散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没有办法在同一时刻采集到同一断面不同深度 的分层水样。其次,按传统方法采集的水样与空气接触,影响水中溶解性气体的测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河湖水样同时分层采样装置,完全解决了上述方法存在的这两个缺陷。并且具有简单方便,无需电源并且可较大幅度提高采样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合页,2插销,3连接管,4夹子,5水样采集袋,6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5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返修式ACF贴附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太阳眼镜挂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