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电动EGR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5015.5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家湖;倪铭;朱情琴;彭俊;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16K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电动 egr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尾气排放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系统)中的电动EGR阀。
背景技术
EGR阀在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系统)中起到再循环废气流量调节的控制作用。70年代EGR首先用于汽油机降低氮氧,并随后因同样目的用于柴油机。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因三元催化剂的普及,使EGR在汽油机上逐步消失。2010年因降低燃油消耗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需要,EGR技术在汽油机上再度应用。EGR成为汽油机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新技术之一。我国目前乘用车98%都是汽油车,燃油耗高,能源依赖进口日趋严重,而国内对高效汽油机研究比较少,但现在国家把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国策,法规越来越严格,基于此,研发该EGR系统用于汽油车来达到节能降低油耗的目的,以缓解用油荒的状况。
目前电动式EGR阀大多需要将电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阀门开关的旋转运动,来促使EGR阀进气口开关大小,从而调节废气流量,使之与新鲜空气混合后返回汽缸进行再循环,用于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但是传统的EGR阀在使用过程中的EGR阀存在响应时间慢、噪声大、可靠性以及阀门调节的线性度较差的缺点;而且体积较大,在汽油机紧凑的管路中不宜布置,从而影响EGR阀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阀门调节过程中线性度较高的电动式EGR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线性电动EGR阀,包括阀座、中心杆、设置在阀座进气口与中心杆下端连接的阀芯、设置在阀座上端用于套装中心杆的阀座衬套,所述阀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杆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阀座衬套连通的设置在阀座上方的机壳,中心杆沿机壳中心线伸入机壳中,机壳的上下两端相对设置有上磁板和下磁板,上磁板和下磁板之间设置有与可控电源连接的线圈总成;机壳内设置有固定在中心杆上的匀铁,匀铁与线圈总成之间设置有匀铁导向套,匀铁与中心杆均设置在匀铁导向套中,并沿匀铁导向套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匀铁的截面为H型结构,H型结构的匀铁横向段通过垫块和端盖固定连接在中心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机壳的上端面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总成,所述中心杆的顶端与位置传感器总成中的位置传感器感应杆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壳与阀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座以及设置在弹簧座中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在于:所述机壳与阀座之间通过阀座压板总成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废气流量进行精密控制,响应时间快,无噪声,可靠性较高。利用其所述的驱动机构的线圈通电大小来调整匀铁所受磁力的大小,使中心杆在匀铁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不仅能够实现阀芯的实现全开、全关状态,还能对阀芯处于废气腔中间不同位置进行控制,即实现阀芯开度的线性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匀铁设置为H型结构能够使匀铁与上磁板和下磁板拥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所有的磁力更强烈,线性度越好。机壳上方设置的位置传感器总成,能够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直观的观察中心杆的位置,即阀芯的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EGR阀关闭时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EGR阀打开时任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EGR阀运动到最高位置的示意图。
其中:1、阀座,2、中心杆,3、阀座衬套,4、弹簧,5、弹簧座,6、阀座压板总成,7、外壳,8、上磁板,9、传感器总成,10、线圈总成,11、匀铁导向套,12、匀铁,13、端盖,14、垫块,15、下磁板,1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线性电动EGR阀,包括阀座1、中心杆2、阀芯、阀座衬套以及驱动机构。阀芯固定连接在中心杆的下端,并位于阀的进气口处与进气口相应;阀座衬套设置阀座的顶壁上,中心杆套装在阀座衬套中,驱动机构设置在阀座的顶端,中心杆的上端部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中心杆和阀芯做上下运动,从而使阀芯将阀的进气口打开。
驱动机构包括机壳7、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上磁板8、下磁板15、线圈总成10、匀铁12和匀铁导向套11。机壳通过阀座压板总成固定设置在阀座上方,机壳的形状呈圆柱形。机壳与阀座之间通过阀座衬套连通,中心杆穿过阀座衬套后伸入沿机壳的中心线伸入到机壳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5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刷刷头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便携化雨具伞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