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孤岛效应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4778.8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祖光鑫;宿海涛;张五洲;王鹏飞;党文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 地址: | 15003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孤岛 效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孤岛效应检测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当电网因突发原因而脱离时,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未能及时检测出电网的脱离而将自身切离,并继续与负载保持运行的状态,称为孤岛效应。孤岛效应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根据IEEE的相关标准要求,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必须具有孤岛检测能力,孤岛效应的防治策略需要快速地检测出电网的脱离,以便及时地断开分布式并网系统与电网的连接,将危害降到最低。
目前,公知的孤岛效应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主动式检测和被动式检测两大类。主动检测法主动地发出电压、频率、相位或功率等扰动信号扰动电网,同时检测公共连接点(PCC)的电压、频率、相位或谐波等参数,通过参数的变化来判断孤岛状况;被动式检测方法实时检测公共连接点(PCC)的电网的电压、频率、相位和谐波等参数来判断孤岛效应。但是现在常用的孤岛效应防治方法都会遇到一些的问题,根据主动式检测方法的原理,任何主动式检测方法都无法避免地会向电网中注入谐波,破坏电网质量,而一般的被动式检测方法会存在较大的不可检测域并且检测的时间不确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检测孤岛效应时采用主动式检测方法都无法避免地会向电网中注入谐波,破坏电网质量,而采用一般的被动式检测方法会存在较大的不可检测域并且检测的时间不确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孤岛效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孤岛效应检测装置,该装置检测供电系统的孤岛效应,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网、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用电负载、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渐路器,电网和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共同为用电负载供电,电网由第一断路器控制开关状态,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由第二断路器控制开关状态,
所述孤岛效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和孤岛效应检测单元,
检测器检测电网、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和用电负载三者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信号,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孤岛效应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孤岛效应检测技术不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可以有效地减小不可检测域并准确的检测出孤岛效应的发生,减小了被动式检测方法的不可检测域,可以检测出一般被动式检测方法所无法识别的孤岛效应,并且可以迅速地识别了孤岛效应的特征,显著地提高对孤岛效应发生的检测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小波分析的孤岛效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孤岛效应检测装置,该装置检测供电系统的孤岛效应,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网1、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2、用电负载3、第一断路器4和第二断路器5,电网1和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2共同为用电负载3供电,电网1由第一断路器4控制开关状态,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2由第二断路器5控制开关状态,
所述孤岛效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6和孤岛效应检测单元7,
检测器6检测电网1、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2和用电负载3三者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信号,检测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孤岛效应检测单元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检测器6包括霍尔电压传感器6-1、运算放大电路6-2和AD转换电路6-3,霍尔电压传感器6-1检测电网1、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2和用电负载3三者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信号,霍尔电压传感器6-1的电压信号输出端与运算放大电路6-2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电路6-2的输出端与AD转换电路6-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相连,AD转换电路6-3输出数字信号。
孤岛效应检测单元7采用TI公司生产的28335型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孤岛效应检测单元7包括低通滤波电路7-1、四阶小波滤波器7-2和孤岛效应判断电路7-3,
检测器6的AD转换电路6-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低通滤波电路7-1的输入端相连,低通滤波电路7-1的输出端与四阶小波滤波器7-2的输入端相连,四阶小波滤波器7-2的四阶小波系数输出端与孤岛效应判断电路7-3的输入端相连,孤岛效应判断电路7-3的指令输出端与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2的开关控制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