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探伤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501.5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宗杰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1011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探伤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测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红外探伤测试仪。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光伏行业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的切片工艺中,经常出现金刚线断线的情况,一般断线有三种情况:
1、金刚线本身的品质;
2、硅块中的硬质点没有被检测出;
3、硬质点的位置标记不准确。由于实物的外观不是完全规则的形状,其头尾部不是完全光滑平整的,软件图象显示的需要标记的点坐标的零点位置在是实物上很难找到,从而造成人工在实物上作出的标记点与软件图象上显示需要标记的点的位置精确的重合。
目前的现有技术是通过电机带动线阵红外摄像头,在被测物表面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得出的大量线数据缝合成一张图像。现有技术的缺点包括以下几点:1、电机带动扫描方式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影响测试效率;2、通过观察最终的缝合的图象中的需要做标记点的位置,在实物上做标记的位置很难和图象中需要标记的位置做到一致,从而造成标记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探伤测试仪,不仅探伤整个过程时间短并且标记位置精确。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探伤测试仪,包括计算机、摄像头、载物台、光源、滤光板和光源固定装置;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所述计算机上,所述光源和滤光板固定在所述光源固定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选用面阵近红外摄像头。
进一步:所述光源选用卤素光源或者激光器。
进一步:所述载物台选用可旋转载物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探伤整个过程时间短;
2、本实用新型标记位置精确;
3、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第三种情况进行研究发明的。另外本仪器还可探测硅块中的微晶、裂缝等杂质和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扫描硅片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系统的工作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红外探伤测试仪的结构包括:红外摄像头、计算机、载物台、光源、滤光板和光源固定装置;红外摄像头通过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上,光源和滤光板固定在光源固定装置上。红外摄像头选用面阵近红外摄像头,面阵近红外摄像头用于对被测物进行探伤,对扫描区域进行实时摄像,图象数据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光源选用卤素光源,载物台选用可旋转载物台。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扫描硅片的状态图。被测物体(硅片)放置在载物台上,光源(激光器)向硅片发射激光照射,摄像头接收反射回来的图像信息。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系统的工作状态图。摄像头的结构包括探测器和光学成像器件,光学成像器件的作用是成像,探测器的作用是将图像信息发送到电脑终端。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图。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作详细描述。
1、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可旋转载物台,并调整滤光板和卤素光源,开启计算机上的观测软件。用面阵近红外摄像头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摄像,并将图像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2、计算机对图像数据实时显示,人工在计算机上观测探伤的实时图像;
3、按照观测情况,人工在被测物表面认为需要标记的地方进行预标记;标记用笔或者其他任何细棒状物体在被测物表面进行试探;
4、人工从图像信息上判断预标记位置是否与观测到的需要标记点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则重复第3步骤,直到重合;
5、使用记号笔进行正式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宗杰,未经肖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