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倒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4387.6 | 申请日: | 2012-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国;邱卫明;洪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69/10 | 分类号: | D05B69/10;D05B27/18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涛 |
| 地址: | 318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缝纫机的倒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缝纫机上的倒缝结构性能不佳、使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可适用于多种缝纫机的倒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缝纫机的倒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的上轴的一端安装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上轴上的同步带轮与下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上轴上通过两个偏心轮分别与抬牙连杆及送料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送料连杆通过摆动送料器连接送料轴,摆动送料器上连接有与倒送料曲柄相配合运动的倒送料连杆,所述的倒送料曲柄的一端设有驱动倒送料连杆运动的滚柱销,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在机头壳体上的倒缝扳手轴,倒缝扳手轴与倒缝扳手相固连,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在同步带的左侧或右侧。
本倒缝装置是采用了倒缝扳手轴与倒缝扳手相固连,倒缝扳手轴与倒缝曲柄可拆卸地连接,在制作缝纫机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长度地倒缝扳手轴,实现倒缝扳手的不同固定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倒缝扳手的固定位置位于该缝纫机同步带的左侧或右侧,因此本装置可适用于多种缝纫机。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倒缝装置中,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在同步带的右侧是,倒缝扳手轴的右端穿过环形的同步带伸至同步带的右侧并在其右端部固定有倒缝板手。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倒缝装置中,所述的上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是:该同步带轮上设置有与联轴器一端连接的凹槽,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电机轴固定连接,联轴器与同步带轮上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不同长短的倒缝扳手轴实现倒缝扳手设置在同步带的左侧或右侧,结构一目了然、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与同步带轮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片、使电机主轴与缝纫机上轴的动力传递平稳,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同时保证了缝纫机的工作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思新颖、实际使用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缝纫机的倒缝装置,该缝纫机的上轴1的一端安装有同步带轮11,同步带轮通过联轴器12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10连接,上轴上的同步带轮11与下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2传动,上轴1上通过两个偏心轮3分别与抬牙连杆及送料连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送料连杆3通过摆动送料器连接送料轴4,摆动送料器上连接有与倒送料曲柄5相配合运动的倒送料连杆6,所述的倒送料曲柄5的一端设有驱动倒送料连杆6运动的滚柱销51,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在机头壳体上的倒缝扳手轴8,倒缝扳手轴8与倒缝扳手7相固连,所述的倒缝扳手7设置在同步带2的左侧或右侧。本倒缝装置是采用了倒缝扳手轴8与倒缝扳手7相固连,倒缝扳手轴8与倒缝曲柄5可拆卸地连接,在制作缝纫机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长度地倒缝扳手轴8,实现倒缝扳手7的不同固定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倒缝扳手7的固定位置位于该缝纫机同步带2的左侧或右侧,因此本装置可适用于多种缝纫机。
在上述的倒缝扳手7设置在同步带2的右侧是,倒缝扳手轴8的右端穿过环形的同步带2伸至同步带的右侧并在其右端部固定有倒缝板手7。
在上述的上轴1上的同步带轮11通过联轴器12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10连接是:该同步带轮11上设置有与联轴器12一端连接的凹槽,联轴器12的另一端与电机轴10固定连接,联轴器与同步带轮上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片9。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备箱底盖
- 下一篇:微纳米级仿生多自由度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