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4156.5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添迪电子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气动 接头 复合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钻孔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
背景技术
在锥孔加工中,在加工精度较高的锥孔时,通常都是通过先用钻头进行钻孔,再对钻好的孔用成型铰刀进行铰孔这两个步骤来完成锥孔的加工,上述这种加工方式,当完成一个加工步骤的时候,就需要将刀具进行更换,才能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步骤,这样会导致整个加工过程的的延长,生产效率低,并且在更换刀具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偏差,从而最终影响到加工孔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在加工锥孔的过程中,其可以一次完成钻孔、铰孔,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提高了锥孔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包括有刀柄部和切削部,所述刀柄部与所述切削部之间设置有止位部,所述切削部为锥形的切削部,且所述锥形的切削部开设有从所述锥形的切削部前端延伸至所述刀柄部的螺旋排屑槽。
其中,所述刀柄部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削部与所述刀柄部连接位置处的直径,且两直径之间的位差处形成止位部。
其中,所述螺旋排屑槽在所述刀具本体轴线方向的长度为20mm~30mm。
其中,所述螺旋排屑槽在所述刀具本体轴线方向的的长度为23mm。
其中,所述螺旋排屑槽的螺旋角的角度为75°~85°。
其中,所述锥形的切削部的前端设置有锥形钻尖,所述锥形钻尖的尖角的角度为120°。
其中,所述刀柄部两端均设有切削部。
其中,所述切削部自由端部的直径为2.6mm,所述切削部的长度为17mm。
其中,所述刀柄部圆周的直径为6mm,所述刀柄部的长度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包括有刀柄部和切削部,所述刀柄部与所述切削部之间设置有止位部,所述切削部为锥形的切削部,且所述锥形的切削部开设有从所述锥形的切削部前端延伸至所述刀柄部的螺旋排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钻孔刀具与成型铰刀具合为一体,同时,在刀柄部与切削部之间设有止位部,使得刀具在加工时可以一次完成锥孔的开钻和锥孔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刀柄部 2-切削部 3-螺旋排屑槽 4-止位部
21-锥形钻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一种加工气动接头用钻、铰复合刀具,如图1所示,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包括有刀柄部1和切削部2,所述刀柄部1与所述切削部2之间设置有止位部4,所述切削部2为锥形的切削部2,且所述锥形的切削部2开设有从所述锥形的切削部2前端延伸至所述刀柄部1的螺旋排屑槽3。
在钻孔时,钻孔刀具与成型刀具合为一体,刀具在钻孔的同时,对锥孔进行成型,使得刀具在加工锥孔同时完成锥孔的成型,缩短了锥孔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不需要钻孔刀具与成型刀具之间进行切换,提高了锥孔的精度。所述锥形的切削部2开设有从所述锥形的切削部2前端延伸至所述刀柄部1的螺旋排屑槽3,碎屑可以很好通过螺旋排屑槽3排出,而不影响钻孔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柄部1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削部2与所述刀柄部1连接位置处的直径,且两直径之间的位差处形成止位部4。刀具在钻入到一定深度的时候,锥孔的外边缘将抵触到所述的止位部4,刀具停止继续钻孔,每个钻孔的深度都一样。
所述螺旋排屑槽3在所述刀具本体轴线方向的长度为20mm~30mm,所述螺旋排屑槽在所述刀具本体轴线方向的的长度为23mm,所述螺旋排屑槽3的螺旋角的角度为75°~85°,较大的螺旋角角度,在排屑是减少阻力,增强刀具的排屑能力。
所述刀柄部1两端均设有切削部2,在一端的刀具的刀刃有磨损的时候可以换过另一端进行使用,提高刀具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削部2自由端部直径为2.6mm,所述切削部2的长度为17mm,所述螺旋槽的长度为23mm,所述刀柄部1的直径为6mm,所述刀柄部1的长度为20mm。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添迪电子五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添迪电子五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头臂自动卸取装置
- 下一篇:动力环形热管太阳能热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