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汽车制动鼓水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059.6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4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 |
主分类号: | F16D65/813 | 分类号: | F16D65/813;F16D65/833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流 循环 水冷 汽车 制动 水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汽车制动鼓水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货车安装的制动冷却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1、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不理想。有很多重车在长下坡时制动失效造成交通事故,致使车毁人亡。
2、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以一辆货车来计算,一辆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平均下坡20公里,需要消耗800-1000公斤的水。以一辆在高原地区跑运输的货车来计算,平均一天需要消耗3-5吨饮用水,加水费50元。
3、车辆制动箱容量有限。平均一辆货车的制动箱容量为1吨/辆,如果是超过20公里的长下坡路段,不及时补水将意味着交通事故的发生。
4、由于大货车制动冷却水不能循环,只能喷淋在路面上,污染了路面,使路面过早损毁,路面变得湿滑。冬季气温低时,喷在路面上的水会使路面结冰,给行车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由此造成的大量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汽车制动鼓水封,用于能使制动冷却水循环的自流自送分隔器,免去了由于不及时补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汽车制动鼓水封由内骨架、上外骨架和下外骨架、密封圈、上、下耐磨环组成,内骨架两端分别依次装有耐磨环骨架、密封圈、上耐磨环和下耐磨环、密封圈,一端密封圈外为上外骨架,上外骨架与下外骨架连接成一整体,另一端的密封圈外为下外骨架,内骨架中间有内骨架水槽,内骨架内径有多个进出水口,外骨架上也有多个进出水口,内骨架一端面有若干个孔,孔内装有弹簧。
内骨架中间的内骨架水槽内可设置叶片(形成叶轮),内骨架内径有多个进出水口,叶轮随着车轮旋转的运动产生送水推水作用。在停车时,需要冷却,外力注水时也可以畅通无阻,内外骨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旋转过程中可以正常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汽车制动鼓水封用于自流自送分隔器上,可循环使用制动冷却水,冷热水分流,冷却效果明显,升温降温均衡,大大的提高了制动性能,延长了制动鼓的使用寿命。免去了由于不及时补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减少制动过程中失灵带来的交通事故。同时制动水不会喷淋在路面上,保护了环境,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延长了公路的大修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汽车制动鼓水封安装在大货车的制动冷却系统上,通过喷水冷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特别是重车长下坡时制动鼓产生热量后,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制动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鼓水封结构示意图(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鼓水封组装结构示意图(半剖局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鼓水封用于自流自送分隔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内骨架水槽,2-密封圈,3-上外骨架,4-密封圈,5-上耐磨环,6-下耐磨环,8-弹簧,7、11-耐磨环骨架,9-下外骨架,10-内骨架,11-汽车制动鼓水封,12-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鼓水封由内骨架10、上外骨架3和下外骨架9、密封圈、上、下耐磨环组成;内骨架10两端分别依次装有耐磨环骨架7、11,密封圈2、下耐磨环6和上耐磨环5、密封圈4。一端密封圈外为上外骨架3,另一端的密封圈外为下外骨架9,上外骨架与下外骨架螺纹连接成一整体。骨架中间有内骨架水槽1,内骨架一端面有若干个孔(约18~20个),孔内装有弹簧(复位),外骨架上有多个进出水口,内骨架内径上(水槽底部)有多个进出水口。内骨架中间的内骨架水槽1内可设置叶片(形成叶轮)。取下叶片可以自流,内外骨架进出水口旋转过程中相通。如图3所示,用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鼓水封与外套配件组装成自流自送循环水冷却分隔器,实现汽车汽车制动鼓的冷却水循环使用,并可将冷热水分开各行其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未经李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小粒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二次分料型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