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井下用简易排险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3086.1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建;张桂松;宋吉杰;徐建利;吴锋;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尹格庄金矿 |
主分类号: | E21C37/22 | 分类号: | E21C3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井下 简易 排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险工具,特别是一种矿山井下用简易排险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矿山井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在井下放完炮后,工人在进入作业场所进行作业前,必须要使用排险工具对浮石进行排除,将浮石排除彻底后方能进行作业,通常用的排险工具就是排险杆,排险杆是使用六棱钢制成的,重量非常的大,工人在使用时非常的不方便,严重的消耗了体力,降低了劳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轻巧的简易排险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山井下用简易排险杆,其特征在于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撬杆Ⅰ和撬杆Ⅱ。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为:撬杆Ⅰ为六棱钢制成,前端呈直锥尖形状;撬杆Ⅱ为六棱钢制成,前端弯曲,呈弯锥尖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钢管的两头分别连接撬杆Ⅰ、撬杆Ⅱ的结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方便轻巧、节省体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 撬杆Ⅰ 2、撬杆Ⅱ 3、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钢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撬杆Ⅰ1、撬杆Ⅱ2,撬杆Ⅰ1为长30CM的六棱钢制成,前端呈直锥尖形状;撬杆Ⅱ2为长30CM的六棱钢制成,前端弯曲,呈弯锥尖形状。
使用时,根据浮石裂缝大小,将撬杆Ⅰ1或撬杆Ⅱ2插入浮石缝隙中,适当用力便可将浮石排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尹格庄金矿,未经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尹格庄金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3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混凝土储热的太阳能采暖系统
- 下一篇:内衬加强型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