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极柱型电池短路的极柱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2422.0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海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极柱型 电池 短路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极柱型电池短路的极柱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己成为能源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正在得到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动力电源之一。但大容量理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滥用条件下,如高温、内短路、挤压、振动等情况下,电池也会冒烟、着火甚至爆炸,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提高理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动力电池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企业在对极柱型电池的运输或者进行电压内阻测试时,由于电池的两个电极没有任何的防护,常常会出现短路现象,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短路的电池都不可再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开发出一种能够既能够避免发生短路现象,又能够不影响电池的正常测试的保护套,对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极柱型电池短路的极柱护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极柱型电池短路的极柱护套,包括带有上、下端口的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紧固部。
所述护套本体的材料为橡胶材质。
所述上端口距离紧固部的距离大于下端口距离紧固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将本护套套在电池的正负极上,上端口朝上,通过紧固部与电池极柱紧密配合,电池极柱上断面保证超过紧固部的高度,护套的上端口超过电池极柱的高度。由于本护套为筒形,所以通过本护套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随同充放电测试,电压内阻测试以及包装运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避免了电池因短路问题造成的报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极柱型电池短路的极柱护套,包括带有上、下端口2、3的护套本体1,所述护套本体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紧固部4。安装有极柱护套的电池可以同时进行充放电以及电压内阻的测试工作,在此操作过程中避免电池与电池之间的短路问题。安装有极柱护套的电池,可以同时装箱,用于出货过程的运输,并且避免客户由包装箱内取放电池过程造成短路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护套本体的材料为橡胶材质。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是耐高温绝缘橡胶注塑而成,橡胶可使用黑色和透明色两种,黑色极柱护套可以安装在负极,透明色极柱护套安装在正极,便于区分电池正负极。
为了能够与电池的极柱接触的更紧密,以及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所述上端口距离紧固部的距离大于下端口距离紧固部的距离。
本发明的使用方式:极柱型电池在清洗完毕后充放电前,将极柱保护套安装在正负极柱上。安装有极柱护套的电池可以进行针床式充放电,电压内阻的测量,运输包装。
以动力电池为例,电池的外形结构是:电池壳体与电池正负极极柱,电池清洗后,充放电前将极柱护套安装在正负极上,具体安装方式为,极柱护套下端口朝下,端面与电池盖紧密配合,上端口朝上,通过紧固圈与电池极柱紧密配合,电池极柱上端面保证超过紧固圈的高度,护套上端口超过电池极柱高度。护套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随同充放电测试,电压内阻测试及包装运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将本护套套在电池的正负极上,上端口朝上,通过紧固部与电池极柱紧密配合,电池极柱上断面保证超过紧固部的高度,护套的上端口超过电池极柱的高度。由于本护套为筒形,所以通过本护套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随同充放电测试,电压内阻测试以及包装运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避免了电池因短路问题造成的报废,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2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酸蓄电池极板安装线上负压吸附机构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端子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