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2165.0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良;杜晓林;姜方新;陈明勇;刘敏;王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6;C25C7/02;C25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槽 短路 加热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
背景技术
在镁电解槽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槽温偏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对镁电解槽内的熔体进行交流加热,部分类型的镁电解槽可以采用埋于电解质液面下的侧插或底插交流电极对熔体进行加热,但也有一些类型的镁电解槽因结构本身未设计或安装埋于电解质液面下的侧插或底插交流电极,只能采用在镁电解槽盖(一般为电解槽集镁室盖)插入交流电极对熔体进行加热的方法。因为金属镁是电的良导体,当采用从镁电解槽盖插入交流电极对熔体进行加热的方法时,必须保证电解质表面没有金属镁的存在,否则通电加热后则会造成电路短路和相关电气设备的损坏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即采用在电解槽盖插入交流电极对电解槽熔体进行加热的方法时,需要先清除掉电解质表面的一层金属镁后才能通电加热。另外,在交流加热过程中,如果交流电极周围有大量电解镁的出现则必须停止加热,这不仅增大了电解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可能使加热达不到电解工艺要求,增大了镁电解槽低温故障的处理难度,对镁电解槽生产恢复极为不利。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用于镁电解槽的加热电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法安装或未安装侧插/底插交流加热电极的镁电解槽生产中使用的防短路加热电极,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保证镁电解槽的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所述防短路加热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包覆在电极本体上的电绝缘层,所述电绝缘层包覆电极本体与镁电解槽中液体金属镁相接触的部分外周表面,电绝缘层的包覆上缘线高于镁电解槽中液体金属镁的最高液位并且电绝缘层的包覆下缘线低于镁电解槽中液体金属镁的最低液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绝缘层能够耐高温氯盐熔体的冲刷、腐蚀并且耐高温氯气的腐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极本体为普通钢电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绝缘层为经直接包覆而形成的绝缘陶瓷层或绝缘耐火材料预制件层,或者为经涂覆后烘干而形成的绝缘耐火浇注料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防短路加热电极从镁电解槽上方的镁电解槽盖插入镁电解槽中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制作方法简单,可保证在电解质表面有金属镁层存在的情况下仍可从镁电解槽盖插入加热电极对电解槽内的熔体进行加热,并且在加热前及加热过程中无需考虑电解质表面是否有金属镁层的存在,有利于减少镁电解槽生产岗位的工作量,缩短镁电解槽的低温故障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极本体、2-电绝缘层、3-液体金属镁的最高液位、4-液体金属镁的最低液位、5-电解质、6-镁电解槽盖、7-镁电解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镁电解槽的防短路加热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和包覆在电极本体1上的电绝缘层2,其中,电绝缘层2仅包覆在电极本体1与镁电解槽7中液体金属镁相接触的部分外周表面上。由此,在采用上述防短路加热电极对镁电解槽7内的熔体进行加热时,即使电解质5表面有一层金属镁的存在,也不会发生电路短路。并且,由于电绝缘层2仅包覆在电极本体1的部分表面上,因而不会影响电极本体1本身的加热功能。采用电绝缘层2包履电极本体1时,需考虑液体金属镁对电极本体1的湿润吸附作用,需保证电绝缘层2的包覆上缘线高于镁电解槽7中液体金属镁的最高液位3并且电绝缘层2的包覆下缘线低于镁电解槽中液体金属镁的最低液位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2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抗菌面料
- 下一篇:一种防尘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