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淤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1295.2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嵘;杨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嵘;杨启军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7/00;E02F9/06;E02F3/76;E02F3/815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曾树林 |
地址: | 42115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除山塘、库堰淤泥的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淤机械,含有泥浆泵,淤泥成泥浆后用泥浆泵抽出排入堤坝外,其不足在于先要有一种机构将淤泥弄成泥浆,泥浆排入堤坝外后泥水遍野,不利周围植被和农业生产。还有挖掘机式的清淤机械,但受作业点和作业面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清淤机械,它含有清淤船和链式输淤车,应用方便灵活,清淤效能高,塘堰的每处淤泥都可清到,清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淤机械,包括有清淤装置和输淤装置,输淤装置为链式输淤车,链式输淤车包括输淤链、输淤管、主支架、副支架,主支架含有主动拨轮和带动主动拨轮转动的动力传动装置,主动拨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主动轴安装在主支架上,主动拨轮上设有主动拨板,输淤链上设有叶片座,叶片座上固定有输淤叶片,主动拨板可与叶片座端面接触而拨动叶片座使输淤链运行,输淤管含有进淤管、出淤管和中间管道,副支架上安装有从动拨轮,从动拨轮上设有从动拨板,从动拨板可与叶片座的端面接触。
输淤链为绳式输淤链,它含有钢丝绳和叶片座,叶片座用扣件固定在钢丝绳上,输淤叶片固定在叶片座上。
输淤链为杆式输淤链,它包含有连接杆和叶片座,连接杆两端的孔套装设在叶片座上的轴柱上并可绕其转动,输淤叶片固定在叶片座上。
进淤管的前端连接有便于进淤的箕口斗。
链式输淤车还含有输淤链回归运行护罩,护罩位于输淤管的上部,护罩和输淤管之间设有输淤链回归运行板。
链式输淤车中间管道的侧部窗口处安置有助动器,助动器含有助动输淤链运行的助动拨板,助动拨板安装在助动轮上,助动器还含有能带动助动轮运转的动力及其传动机构。
清淤装置包括有清淤船,清淤船含有船体和铲斗,通过连接轴将铲斗连接在船体的前端且铲斗可绕连接轴转动,清淤船还含有动力及其传动机构、操作控制机构、行走机构,操作机构含有可使铲斗作倾斜运动的拉杆和推拉杆。船体的底部为凹形,船体装有纵向梁、横向梁。
行走机构包括前轮、后轮,前轮和后轮为辊轱叶片轮,它含有辊轱和连接在辊轱上的行走叶片。
铲斗含有斗体,铲刀,卸泥板,铲斗轴,铲刀连接在斗体的前端,卸泥板含在斗体内,卸泥板与推拉杆连接,推拉杆前端的球头包容在卸泥板的球窝内,铲斗轴与拉杆连接。
清淤装置包括有助采器,助采器置于进淤管的前端,它含有耙板转辊,耙板转辊上设置有径向耙板和斜向耙板,耙板转辊安装在助采器支架上,助采器还含有能使耙板转辊运转的动力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清淤机械包括清淤船和链式输淤车,清淤船可方便灵活地到达塘堰任何有淤泥的地方清除淤泥并将淤泥送到链式输淤车的进淤管处。链式输淤车的安装方便灵活,可以安装在方便排淤的任何地方,输淤管含有进淤管、出淤管和若干节中间管道,用法兰盘连接,因此输淤管可视需要而可长可短,若输淤管道较长,在中间管道的侧旁可加装助动器,照样可以顺利输送淤泥。为了提高淤泥进入进淤管的效率,可在进淤管的前端加装助采器,助采器的耙板将淤泥耙入进淤管处。因此本清淤机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灵活,清淤面宽广,清淤效率高,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山塘库坝清淤。
附图说明
图1为链式输淤车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链式输淤车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链式输淤车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支架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副支架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绳式输淤链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9为链式输淤链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0为助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助动器与输淤管安装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为助采器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3为输淤管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4为清淤船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5为图14去棚架后的俯视图;
图16为船体俯视图;
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
图18为铲斗后视图;
图19为图18的A—A剖视图;
图20为卸泥板与推拉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前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嵘;杨启军,未经杨嵘;杨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1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膜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渣剂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