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螺旋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1014.3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长松;龙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离合 装置 电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执行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带螺旋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动执行机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不带有手动功能纯电动工作的电动执行机构,这种电动执行机构操作单一、无断电情况下的调试和紧急情况手动处理,安全性能较差;另一种是具备手动调节的电动执行机构,这种电动执行机构虽然可以进行相关的手动调节操作,但是由于手动操作与电动操作之间没有设置相互的离合机构或切换机构,因此手动操作的同时会带动电机同时转动并产生逆向电流,这样不仅很容易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带来损害,而且操作时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手动操作功能,且可进行手、电动相互切换操作的带螺旋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螺旋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手动轴、蜗杆、蜗轮、输出轴,电机、中间传动齿轮组、蜗杆、蜗轮装设于外壳内,手动轴与输出轴穿设于外壳上,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手动轴设于外壳内的一端与蜗杆同轴固接联动,且手动轴这端的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手动轴穿出外壳之外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所述的输出轴上固装有与蜗杆啮合联动的蜗轮,还包括离合座、离合限位螺钉、回位弹簧,离合限位螺钉固装于离合手轮上,所述的离合座套装于手动轴上,离合座的内端与外壳外表面固定,离合座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离合限位螺钉相滑移配合的滑移槽,所述的滑移槽由一段螺旋槽、及与螺旋槽最外端相连通的卡位槽构成,所述的回位弹簧套装于手动轴上,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表面、手动轴爪形盘相抵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离合座、离合限位螺钉、回位弹簧,因此当用户想手动调节时,用户可通过固装于离合手轮上的离合限位螺钉与离合座上滑移槽的滑移配合,将手动轴提起,直至离合限位螺钉卡进离合座上的卡位槽内,从而使手动轴下端的手动轴爪形盘与齿轮爪形盘完全脱离,此时电机将无法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带动手动轴及输出轴转动,用户就可通过离合手轮转动手动轴来调节蜗杆,进而控制输出轴的输出量;手动调节完毕想回复到电动状态时,用户只需将离合限位螺钉从离合座上的卡位槽内拉出,使其重新回到离合座的螺旋槽内,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当离合限位螺钉落到螺旋槽的最内端时,手动轴爪形盘将与齿轮爪形盘相卡配联动,此时电机工作,并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带动手动轴转动,手动轴再带动蜗杆转动,最终蜗杆再带动输出轴输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手、电动的相互切换操作,且在手动调节过程中,手动部分与电动部分完全脱离,因此手动操作时不会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操作起来也更为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回位弹簧与外壳内表面之间还装设有垫圈,所述的外壳内表面上设有容置垫圈的容置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给出了一种带螺旋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包括外壳1、电机2、中间传动齿轮组3、手动轴4、蜗杆5、蜗轮6、输出轴7、离合座8、离合限位螺钉9、回位弹簧10,电机2、中间传动齿轮组3、蜗杆5、蜗轮6装设于外壳1内,手动轴4与输出轴7穿设于外壳1上,中间传动齿轮组3的输入端与电机2输出轴连接,中间传动齿轮组3的输出端上设有齿轮爪形盘31,手动轴4设于外壳1内的一端与蜗杆5同轴固接联动,且手动轴4这端的端部上装设有可与齿轮爪形盘31相卡接联动的手动轴爪形盘41,手动轴4穿出外壳1之外的另一端上固装有离合手轮11,所述的输出轴7上固装有与蜗杆5啮合联动的蜗轮6,离合限位螺钉9固装于离合手轮11上,所述的离合座8套装于手动轴4上,离合座8的内端与外壳1外表面固定,离合座8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离合限位螺钉9相滑移配合的滑移槽81,所述的滑移槽81由一段螺旋槽811、及与螺旋槽811最外端相连通的卡位槽812构成,所述的回位弹簧10套装于手动轴4上,且回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表面、手动轴爪形盘41相抵配,回位弹簧10与外壳1内表面之间还装设有垫圈12,所述的外壳1内表面上设有容置垫圈12的容置槽101。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离合座8、离合限位螺钉9、回位弹簧10,因此当用户想手动调节时,用户可通过固装于离合手轮11上的离合限位螺钉9与离合座8上滑移槽81的滑移配合,将手动轴4提起,直至离合限位螺钉9卡进离合座8上的卡位槽812内,从而使手动轴4下端的手动轴爪形盘41与齿轮爪形盘31完全脱离,此时电机2将无法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3带动手动轴4及输出轴7转动,用户就可通过离合手轮11转动手动轴4来调节蜗杆5,进而控制输出轴7的输出量;手动调节完毕想回复到电动状态时,用户只需将离合限位螺钉9从离合座8上的卡位槽812内拉出,使其重新回到离合座8的螺旋槽811内,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当离合限位螺钉9落到螺旋槽811的最内端时,手动轴爪形盘41将与齿轮爪形盘31相卡配联动,此时电机2工作,并通过中间传动齿轮组3带动手动轴4转动,手动轴4再带动蜗杆5转动,最终蜗杆5再带动输出轴7输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手、电动的相互切换操作,且在手动调节过程中,手动部分与电动部分完全脱离,因此手动操作时不会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操作起来也更为安全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1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模封装的LED光源
- 下一篇:集成电路封装片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