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0922.0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光;陈艳;朱涛;佀昊;董文月;卢华兵;武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18 | 分类号: | A63B22/18;A63F7/04;F16H3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空间 同步 传动 装置 | ||
1.一种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从动件组件(1)、框架(2)、支座(3)、同步带(4)、原动件组件(5)、带张紧调节机构(6),还设有两组由锥齿轮构成的换向机构、两组由带传动构成的运动传递机构以及阻尼器,所述的两组换向机构分别装在从动件组件(1)和原动件组件(5)上,所述运动传递机构装在框架(2)上,所述阻尼器装在原动件组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件组件(5)设有自上而下相连的摆动盘(7)、底盘(8)、下连接体(10)、下内轴(12)、下外框(13)和第一锥齿轮(14),下外框(13)成“中”字形,伸出去的两端为圆柱轴端,摆动盘(7)通过螺栓与底盘(8)相连,底盘(8)通过螺栓(9)与下连接体(10)相连,下连接体(10)通过两个销轴(11)与下内轴(12)相连;在垂直于下外框(13)两圆柱轴端轴线的方向下内轴(12)通过两个轴瓦与下外框(13)相连,下内轴(12)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14)相连,下内轴(12)的另一端与Y方向阻尼器相连;所述下外框(13)在垂直于下内轴(12)的轴线方向上,即下外框(13)两圆柱轴端轴线的方向,下外框(13)的一圆柱轴端与下左滑动轴承座(15)通过轴瓦相连,下外框(13)的另一圆柱轴端与下右滑动轴承座(16)通过轴瓦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框(13)的与下左滑动轴承座(15)相连的圆柱轴端在端部与圆弧同步带轮(17)通过平键相连,圆弧同步带轮与所述圆柱轴端不相接触的端面通过此圆柱轴端端部的螺纹孔和垫片以及螺钉加以固定;下外框(13)的另一圆柱轴端长度比下右滑动轴承座(16)的内孔长度稍短,便于和下右滑动轴承座(16)、阻尼器把手(18),以及弹簧,阻尼器内件构成对下外框(13)轴转动起阻尼作用的X方向阻尼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件组件(5)还设有下内轴固定板支轴(19)、两个支轴支座(20)、第二锥齿轮(21),位于下内轴固定板支轴(19)中间的最大直径处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支轴支座(20)的一端面重合,并保证同心;下内轴固定板支轴(19)与两个支轴支座(20)之间通过轴瓦连接,在下内轴固定板支轴(19)上沿轴线向外的方向上通过下内轴固定板支轴(19)两端的螺纹孔和垫片以及螺钉,分别对第二锥齿轮(21)以及圆弧同步带轮加以固定;两个支轴支座(20)与下外框(13)通过螺栓连接,下内轴固定板支轴(19)轴线和下内轴(12)轴线垂直相交,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2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组件(1)的上内轴和上外框轴上都没有阻尼器,并存在部分零部件结构形式的略微差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件组件(1)自上而下相连的是方形带孔的钢板(22)粘接在台阶式木制方框(23)中,台阶式木制方框(23)的下表面和方形钢板(24)粘接,方形钢板(24)和上连接体(25)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带孔的钢板(22)上表面距离台阶式木制方框(23)上表面有间距,在方形带孔的钢板(22)的上表面放置多条磁性铁条,形成迷宫路径,小球在此路径中“游走”,路径设置由游戏者任意设定,方形带孔的钢板(22)和方形钢板(24)之间的距离大于小球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台阶式木制方框(23)的一侧壁开有一小孔,并在侧壁小孔对应处的方形钢板(24)下方设置一个塑料网供从方形带孔的钢板(22)孔中落入方形钢板(24)上的小球从此孔流出收集使用,成为回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轴空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组件(1)其它结构与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原动件组件(5)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9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喷袋式除尘器喷吹管快速接头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灯灯头自动压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