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片式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0435.4 | 申请日: | 2012-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州德热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4J2/04;F24J2/46;F24J2/51;E04D13/1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朱智华 |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片 太阳能 光热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轻巧,既可作为屋面防水隔热遮光的装饰材料,又能高效采集利用太阳光能的瓦片式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太阳能一般是通过光电转换使其转变成电能,或者以集热的方式利用其热能,还有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蒸馏器、太阳能温室等利用方式,但是利用效率都不高。应用最多的还仅停留在热水利用的初级水平,即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都是独立装置来实现的,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没有什么关系,实施时都要独立安装。这样就带来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浪费原材料;二是需要可以承重的屋面空间,无法在轻型建筑物屋面上安装;三是对屋面空间利用不充分,尤其对于大屋面的轻型建筑物屋面空间利用不够充分。为了建筑物顶面防水的需要,国家提倡对建筑物屋面实行“平(顶)改坡(顶)”,这样更制约了传统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范围。而且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只能产生热水,间歇式利用,热水只能供居家洗浴使用,用途单一,且不能长时间保存,不便于长距离输送使用,只能间歇利用,很不方便。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结构的建筑物屋面空间的高效率采集转换太阳光能加以利用是突破太阳能利用瓶颈的必由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作为屋面建筑防水材料的瓦片式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换热瓦片、补水箱、蒸汽导管,所述换热瓦片连接补水箱,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瓦片包括换热底片、换热顶片,两者四周密封配合形成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瓦片下置端一侧顶片上设置进水管,所述换热瓦片上置端最高点处设置蒸汽导管连接蒸汽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元瓦片换热器,既可直接作为屋顶防水面材,节省建筑材料,又提高换热效率高。充分利用了屋面,尤其轻型建筑屋面空间,阳光利用充分。本实用新型单元瓦片结构轻巧,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可适应采光条件因地制宜任意组合使用。解决了轻钢屋面建筑保温水箱无法承载的难题,蒸汽作为生产或生活热源用于蒸煮或发电,一物多用,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之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中:1-换热瓦片;1.1-换热底片;1.2-换热顶片;1.3-隔热保温层;1.4-透光护板;2-冷水管;3-蒸汽导管;4-导水槽;5-补水箱;6-蒸汽调压装置;7-蒸煮装置;8-余汽导管;9-蒸煮器;10-汽轮机;11-发电机;12-蓄电池;13-用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换热瓦片1、补水箱5、蒸汽导管3,所述换热瓦片1连接补水箱5,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瓦片1包括换热底片1.1、换热顶片1.2,两者四周密封配合形成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瓦片1下置端一侧顶片上设置进水管2,所述换热瓦片1上置端最高点处设置蒸汽导管3连接蒸汽利用装置。
所述的换热瓦片1为平板式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材料可选用铝片、铜片或不锈钢材料。
所述的换热瓦片1的两侧分别设置相互扣接并可导流水的阴阳槽,即一侧槽口向上的阳槽,另一侧为与阳槽相应的槽口向下的阴槽。
所述的换热瓦片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阴槽或阳槽,即上端设置槽口向上的阳槽,下端设置槽口向下的阴槽。
所述的换热瓦片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可密封配合的连接槽,通过密封件实现上下换热瓦片的拼接组合。
所述的换热瓦片1之换热顶片1.2与换热底片1.1之间的距离为1~10cm,优选为3~8cm。系统越小储水层越薄,系统越大储水层越厚。
所述的换热瓦片1下方设置隔热保温层1.3,厚度为2 ~8cm。系统越小保温层越薄,系统越大保温层越厚。
所述的隔热保温层1.3下方设置装饰护板,材料选用彩色钢板或铝塑板。
所述的换热顶片1.2上方设置透光护板1.4,透光护板1.4可选用透明阳光板或玻璃制品。
图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时的结构配合关系。横向按传统建筑瓦片组合方式通过导水瓦片实现导水配合,将冷水管和蒸汽导管分别组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州德热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德宏州德热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式桌面媒体
- 下一篇:微型活塞式标准流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