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加热器的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0295.0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6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声波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张亦华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灌婴***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加热器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保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器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平时烧水、煮饭、煲汤、煲粥等时,从热原理学看,无论怎么加温,水温一般都不会超过100℃,由此说明平时的烧水、煮饭、煲汤、煲粥等,只要我们能保持100℃左右,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用保温瓶煮饭、煮鸡蛋、煮绿豆、煮腰豆(用普通的火煮要3—4小时,高压力锅也要半小时左右)、炖排骨等。只要把水加沸腾后,维持水能一直在这个温度,用同样的时间也能达到煮熟的效果。如果采用将水煮沸后就进行保温,使水温维持在100℃的方式,也可以将食物煮熟,而这种煮食物的方法要比传统的煮食物方法要节省很多能源,所用的时间也基本上一致。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节约能源的保温煮食物方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加热器的保温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加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隔热外壳、隔热盖和固定在隔热外壳内的导热内胆,在隔热外壳内还固定有加热器,导热内胆固定在加热器上方,隔热盖与隔热外壳固定在一起构成隔热外壳内部的密闭隔热空间。本技术方案中,隔热外壳和隔热盖板组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导热内胆内的水被加热器加热后热量无法通过热交换的形式逃逸出外界,隔热外壳内的空间可以很长时间维持一个温度,导热内胆内的食物可以在这个温度下被煮熟,节约了后期加热所需的能源。
所述隔热外壳为真空隔热结构,包括外侧的外壁,内侧内壁和夹在内、外壁之间的真空层,所述外壁和内壁的边缘固定在一起,将真空层与外界空气隔绝。所述隔热盖为真空隔热结构,包括外侧的外板、内侧的内板,和夹在内、外板之间的真空区,所述内、外板的边缘固定在一起,将真空区与外界空气隔绝。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真空结构的隔热结构,技术成熟,目前真空保温领域可以大量采用不锈钢作为材料,便于大规模进行生产。
在隔热外壳底部还设有供电组件,供电组件穿过隔热外壳与加热器连接到一起。本技术方案中,供电组件设置在隔热外壳底部,采用隔热材料做成,为加热器提供电源,简化了装置的内部结构,同时底部最不容易热量的散出。
在隔热盖上还开有通风孔,通风孔穿过隔热盖板与外界连通,在隔热孔顶部设有阀门。采用通风孔在加热时内部压力过高时对内部进行泄压且达到一定温度时,阀门自动关闭通风孔,电源断开,在煮好饭后辅助内外温℃平衡,使食物冷却到可以用温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加热后隔热的方式来加热食物,在将导热内胆以及内胆内的食物加热到100℃左右后停止加热,利用隔热外壳和隔热盖减少散热的方式,维持导热内胆的温℃在100℃左右而不用消耗能量,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隔热外壳;11、外壁;12、内壁;13、真空层;2、隔热盖;21、外板;22、内板;23、真空区;3、导热内胆;4、加热器;5、供电组件;6、通风孔;6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有加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隔热外壳1、隔热盖2和固定在隔热外壳内的导热内胆3,在隔热外壳内还固定有加热器4,导热内胆固定在加热器上方,隔热盖与隔热外壳固定在一起构成隔热外壳内部的密闭隔热空间。所述隔热外壳为真空隔热结构,包括外侧的外壁11,内侧内壁12和夹在内、外壁之间的真空层13,所述外壁和内壁的边缘固定在一起,将真空层与外界空气隔绝。所述隔热盖为真空隔热结构,包括外侧的外板21、内侧的内板22,和夹在内、外板之间的真空区23,所述内、外板的边缘固定在一起,将真空区与外界空气隔绝。在隔热外壳底部还设有供电组件5,供电组件穿过隔热外壳与加热器连接到一起。在隔热盖上还开有通风孔6,通风孔穿过隔热盖板与外界连通,在隔热孔顶部设有阀门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声波,未经邓声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排气消音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应变半导体沟道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