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探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0285.7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傅清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清河 |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探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测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金属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铜、金等贵重金属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加工;但由于法律不允许搜身等限制,工厂贵重金属经常被盗,造成了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探测装置,包括金属检测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金属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经振荡电路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发送至RS485通信接口电路。
优选的,所述金属检测电路采用电感探头LB采集金属信号。
优选的,所述振荡电路通过电感探头LB的输出端通过电容器C1、C2连接到三极管Q1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优选的,所述RS485通信接口电路通过SN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2连接到PC机的COM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到藏有贵重金属时,由金属检测电路采集后,经单片机控制电路判断后,传至电脑报警监控系统软件显示,达到监测与管理有效相结合,具有人性化监控、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探测装置,包括金属检测电路1和单片机控制电路2,所述金属检测电路1的输出信号经振荡电路11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电路2,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输出信号控制发送至RS485通信接口电路21。
所述金属检测电路1采用电感探头LB采集金属信号,所述振荡电路11通过电感探头LB的输出端通过电容器C1、C2连接到三极管Q1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主要部分是一个处于临界状态的振荡器,当有金属物品接近电感探头LB时,其线圈中产生的电磁场将在金属物品中感应出涡流,这个能量损失来源于振荡电路本身,相当于电路中增加了损耗电阻。如果金属物品与电感探头LB较近,电路中的损耗加大,线圈值降低,使本来就处于振荡临界状态的振荡器停止工作。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三极管Q1的基极有一正信号时,由于三极管Q1的反向作用使它的集电极信号为负,通过电容器的反馈,三极管Q1的基极上的信号与原来同相,由于这是正反馈,所以电路可以产生振荡,电阻R2和R3的存在,消弱了电路中的正反馈信号,使电路处于刚刚起振的状态下。
当金属探测器的电感探头LB接近人身时,如果工人身藏有金属物体时,振荡电路11停振,没有信号通过电容器C1、C2,此信号经电容C4耦合,电阻R7限流输入到单片机IC1的第37脚I/O,此时为高电位信号输入。当单片机IC1检测到A1点为高电平状态时,经单片机IC1判断后,由SN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2与单片机IC1的第10、11、25脚组成RS485通信接口电路21,由单片机IC1发出数据信号,经SN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2解码后,SN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2的第6、7端转为二总线连接到PC机,并向PC机传输当前状态信息,PC机组态软件显示有金属物体。
待将金属物取出时,如果金属物品与电感探头LB较远,电路中的损耗变小,振荡电路11开始工作,单片机IC1的第37脚I/O,此时为低电位输入。当单片机IC1检测到A1点为低电平状态时,经单片机IC1判断后,由单片机IC1发出数据信号,经SN75176通信接口芯片IC2解码后,其第6、7端转为二总线连接到PC机,PC机组态软件显示未发现金属物体,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人性化监控、实用性强等优点。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清河,未经傅清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