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刮削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9976.X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秦利峰;梅永贵;孙九江;毛生发;连小华;郭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刮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井井下作业的配套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煤层气水平井专用的井下套管煤粉刮削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气田井下作业刮削套管内壁,清除套管内壁上水泥、硬蜡、盐垢及炮眼毛刺,是修井作业和正常井下作业的一道重要工序,对于井下工具的下入和正常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油气井小修作业进行套管刮削采用的工具是弹簧式和弹簧片式刮削器,其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力使刀片紧贴在套管壁上,通过上下活动管柱,来实现刮除套管内壁毛刺、结垢、黏附物等。现有煤层气水平井都是采用洞穴完井工艺进行完井,而在正常排采过程中洞穴底部的套管内壁上经常粘附有大量的煤粉,另外,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管柱必须下入洞穴以下的套管内(即口袋),所以为了减少套管内壁粘附煤粉对管柱的影响,在下入排水采气管柱之前每口水平井都要进行捞砂和刮削套管壁作业,以防止生产过程中形成煤桥影响正常排水采气。上述油气井套管刮削器进入煤层气水平井的洞穴以后刀片弹出,无法通过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刮削清除口袋套管内壁上附着的煤粉、煤泥。只有改变结构,采用无弹簧刀片,内径较小的固定式煤粉刮削器,对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洞穴井进行刮削,才能起到清理井筒,延长检泵周期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刮削器,刮削井筒口袋套管内壁上粘附的煤粉、煤泥。解决煤层气水平井井筒口袋套管内壁上粘附煤粉而经常形成煤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粉刮削器,包括油管短节、支撑板和刮削筒,油管短节两端有连接螺纹,能连接到管柱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在油管短节的中部有刮削筒,刮削筒的中心线与油管短节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油管短节外壁与刮削筒内壁之间均匀分布并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呈放射状。
所述的支撑板为平钢板,支撑板的形状为梯形,梯形的底角在30~60度之间。
所述的支撑板的数量在3~6个。
简述煤粉刮削器的使用过程。参阅图1。油管短节1的一端连接在捞砂管柱下部,将煤粉刮削器下入套管进行捞砂作业。刮削筒3能刮去套管内壁上的煤桥或大部分煤粉。在实际应用中,刮削筒3的外径要根据套管的内径加以选择,为了保证煤粉刮削器能顺利下到井下套管底部捞砂,煤粉刮削器外径要略小于套管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煤粉刮削器,在捞砂过程中直接接在捞砂管柱底部。捞砂过程中,在管柱内上下提放,实现捞砂的同时煤粉刮削器彻底清理井筒口袋套管内壁,防止生产过程中煤层的垮塌导致煤桥的再次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粉刮削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面图。
图中,1-油管短节,2-支撑板,3-刮削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煤粉刮削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煤粉刮削器,包括油管短节1、支撑板2和刮削筒3。油管短节1是圆形管,长度800mm,外径73mm。油管短节1两端有连接螺纹,能连接到管柱的下端。在油管短节1的中部有刮削筒3,刮削筒3的中心线与油管短节1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刮削筒3外径140mm,长度200mm。在油管短节1外壁与刮削筒3内壁之间均匀分布并焊接有四个支撑板2,支撑板2呈放射状固定。所述的支撑板2是厚度为6mm的平钢板,支撑板2的形状为梯形,梯形的底角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99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修井机多路阀联动连杆装置
- 下一篇:均匀收缩的防喷器球形胶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