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片片匣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9621.0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宏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片 改良 结构 | ||
1.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片匣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该承置面一侧是设有一枢轴空间;
一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
一上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间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
一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间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
一枢轴,其是悬设于该枢轴空间处,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所组成的枢轴轴套,该枢轴轴套相对该枢轴是具有至少一滑动间隙,使该枢轴轴套或该框架集于该枢轴上得以进行位移的滑动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置面于该枢轴空间的两端是分别设有一用以设置该枢轴的枢轴凹槽,该枢轴凹槽顶端是设有一弹性抵部或以一枢罩片盖设而定位该枢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置面相对该枢轴空间的另侧是设有一定位枢槽,该定位枢槽的两端是分别设有一端扩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框架具有三个以上的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该 第二上框架杆及该些上隔架间是组合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其中至少一该定位框格是具横向距离的调整作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上框架杆对应该定位框格是分别至少设有一形成该滑动间隙的分离段,该第二上框架杆是设有一分离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是分别呈复数分离的轴套设置,该第二上框架杆是设有一枢套部,该枢套部是呈复数分离的枢套设置,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分离段是包括有位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框架缺段及对应该框架缺段的轴套缺段,该第二上框架杆的该分离段是包括有位于该第二上框架杆的框架缺段及对应该框架缺段的枢套缺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框架及该下框架的盖合定位是通过一结合装置加以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装置是包括有至少一设于该上框架处的定位嵌槽及设于该下框架处的定位卡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装置是包括有至少一设该片匣本体相对该枢轴空间另一侧的磁性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套部或该枢套是穿设有一抓持轴,该抓持轴是具有两端的操作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框架具有三个以上的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及该些下隔架间是组合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其中至少一该定位框格是具横向距离的调整作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下框架杆对应该定位框格是至少设有一形成该滑动间隙的分离段,该第二下框架杆是设有一分离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是分别呈复数分离的轴套设置,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分离段是包括有位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框架缺段。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框架、该下框架框或该定位框格是呈具有四边的矩形体。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轴相对该复数定位框格处是至少设有一用以形成该滑动间隙的裸露段。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滑动间隙是位于该枢轴相对该枢轴轴套的端边处。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片匣本体的该承置面上是设有两侧用以承置该下框架的凸肋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宏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永宏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96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大功率碳化硅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封装工艺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