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感应照明装置及一种感应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9055.3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柯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陈俊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感应 照明 装置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感应照明装置及一种感应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传感器控制灯具(包括吸顶灯、球泡灯、LED光管等)的亮或灭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控制灯具的应用。无论是红外线传感器还是微波传感器或其他类似传感器都具有一定的感应范围和最佳感应角度,因此其安装的位置及朝向须遵守一定条件才能最大发挥其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一般都安装在灯具内部,这样就很难同时兼顾灯具的最佳照明效果和传感器的最佳感应效果。特别是普通用户在安装使用时,由于缺乏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和最佳感应角度方面的常识,往往仅以灯具的最佳照明角度安装,而无法同时兼顾感应器的最佳感应角度和感应范围,导致传感器未能达到其最佳感应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感应照明装置,其包括:感应控制器和灯具组件,二者无线连接;所述感应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或移动信号的传感器、无线发射单元,二者电连接;所述灯具组件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及灯具,三者依次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所述灯具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灯具为吸顶灯、球泡灯或LED光管。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发射单元和无线接收单元的通信频段为2.4GHz、315MHz或443MHz。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感应控制器,其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或移动信号信号的传感器、无线发射单元,二者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兼顾灯具的最佳照明效果和传感器的最佳感应效果。由于本申请中传感器与灯具可独立安装,由传感器通过无线发射单元、无线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灯具的亮或灭,因此用户不仅可根据最佳照明角度安装灯具,还可根据最佳感应角度和感应范围安装传感器,同时实现灯具的最佳照明效果和传感器的最佳感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感应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感应照明装置,其包括:感应控制器100和灯具组件200,二者无线连接。其中,感应控制器100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或移动信号的传感器101、无线发射单元102,二者电连接。灯具组件200包括无线接收单元201、控制单元202及灯具203,三者依次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01将人体或移动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无线发射单元102将该触发信号发射出去,无线接收单元201接收该触发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单元202,控制单元202控制灯具203的亮或灭。
上述灯具203可以是吸顶灯、球泡灯或LED等照明灯具中的一种,当灯具203数量不只一个时,还可以是不同类照明灯具的组合。现有技术中将传感器安装在灯具内部,导致安装使用时难以兼顾灯具的最佳照明效果和传感器的最佳感应效果。而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01与灯具203是各自独立的,因此可根据根据最佳照明角度安装灯具203,同时根据最佳感应角度和感应范围安装传感器101,因此可同时实现灯具203的最佳照明效果和传感器101的最佳感应效果。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01可选红外线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等。微波传感器是利用微波特性来检测一些物理量的器件,包括感应物体的存在、运动速度、距离和角度信息。其感应原理是: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微波遇到被测物体(如人体等)时将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接收通过被测物体或由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并将它转换成触发信号,再由测量电路处理,就实现了微波检测。
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反应快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柯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柯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9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