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对静水浮拱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969.8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谭姝颖;冉平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姝颖;冉平隆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43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对 静水 拱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特别涉及一种在相对静水中使用的浮拱桥。
背景技术
普通过水桥一般是在水下面建桥墩,在桥墩上面建各种不同形式的桥面,例如斜拉桥、虹桥、平桥、菱形桥等,但是这些桥为永久性建筑,造桥太高,而且不易修复。为此出现了浮桥,但常见的浮桥用一只只船平行固定在江面上,在船上面用钢板等支撑材料搭上即可使用。浮桥具备了造价低和易修复等优点,但因浮桥桥面与水面直接距离太小,不能过往船只,而且传统浮桥长度固定,由于涨水或退水导致江面宽度变化时,必须重新搭建浮桥,使用不便,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研制一种新型浮桥,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静水浮拱桥,能够在浮桥与水面之间形成桥拱,保证船只的顺利通过,而且不受涨水或退水的影响,大大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相对静水浮拱桥,包括对称设置在水面上的两浮体和固定设置在两浮体之间的桥拱,浮体固定设置在堤岸上。
进一步,所述浮体由多个浮箱通过软质连接带串联而成。
进一步,靠近堤岸的浮箱的底部为与堤岸表面相配合的斜面。
进一步,靠近桥拱一端的浮箱底部还设置附加浮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相对静水浮拱桥,包括对称设置在水面上的两浮体和固定设置在两浮体之间的桥拱,浮体固定设置在河堤上。与传统浮桥相比,由于在两浮体之间设置桥拱,使用时,船只能够从桥拱下通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较低,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对静水浮拱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相对静水浮拱桥,包括对称设置在水面上的两浮体和固定设置在两浮体之间的桥拱2,浮体固定设置在堤岸上。由于在两浮体之间设置桥拱,使用时,船只能够从桥拱下通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较低,维护方便。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体由多个浮箱1通过软质连接带3串联而成。当退水水面下降时,无需更换浮体或重新搭建浮拱桥,多余浮体滞留在堤岸上,不影响浮拱桥的正常使用。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靠近堤岸的浮箱4的底部为与堤岸表面相配合的斜面。斜面设置使浮箱与堤岸之间形成面接触,使来往车辆不产生“梯坎效应”而可以顺利通过。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桥拱一端的浮箱底部还设置附加浮体5。设置附加浮体能够增加对桥拱的支撑力,提高浮拱桥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姝颖;冉平隆,未经谭姝颖;冉平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夹丸子的筷子
- 下一篇:具有可调式引导单元的晶片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