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盲人拐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8672.1 | 申请日: | 2012-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章珊珊;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盲人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尤其涉及一种盲人使用的拐杖。
背景技术
盲人拐杖作为一种盲人行走的辅助工具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是传统的盲人拐杖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盲人拐杖结构为长杆,通过不断挥动和末端连续触击地面来探测前方路况,以这种点接触的方式探测地面状况会导致忽略地面上面积较小或者高度不明显的障碍物或者凹坑,还有一些尖锐的物体都会对盲人造成伤害,因此盲人外出时即使借助盲人拐杖仍然需要十分小心,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020646U,授权公告日2011年11月2日,公开了一种盲人拐杖,它包括拐体和与拐体活动相连的拐柄,所述拐体和拐柄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拐体上端具有一个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由拐体、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组成的密封的液容器,在液容器内装有水银,导线一端绝缘穿过上导电板后与下导电板相连接、导线另一端与上导电板相连接,在导线上连接有固定在空腔内的电源和设置在拐体上端的电铃与电灯,当盲人行走一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甚至摔倒时,可向周边发出帮助和救助信号,使盲人外出行走身体受到损害时能得到及时他人帮助和救助。其不足之处是,在探测路面情况时,容易忽略面积或高度都不大的危险障碍物,迫使盲人行走仍然需要十分小心,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盲人拐杖容易忽略面积和高度都不大的危险障碍物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准确探测路面小型障碍物的盲人拐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盲人拐杖,包括拐杖主体和手柄,在拐杖主体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喇叭形的探测部,所述探测部底面设置有圆形的开口,在所述的开口4内部设置有可以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的球心与探测部底面的距离小于滚珠半径。通过滚珠接触地面,来回扫动,将现有盲人拐杖的点接触探测方式转变为连续接触探测方式,探测轨迹即为滚珠滚动轨迹,更容易探测面积较小的障碍物。同时滚珠提供支撑作用,使得使用时更加省力,在使用时可以保持滚珠接触地面,来回扫动盲人拐杖,来探测前方路况,也能够保证不会忽略一些高度不明显的障碍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滚珠采用弹性材料并且为中空球体。中空结构可以减轻球体的重量,使结构更加轻便。使用弹性材料可以使滚珠在粗糙路面,例如盲道上滚动更加容易,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在探测部底面设置有毛刷,所述的毛刷位于滚珠周围。毛刷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使用中由于滚珠的滚动带入一些杂质,卡死滚珠,造成适用故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简单清扫路面的作用,主要是在使用中随着盲人拐杖的来回扫动,清扫走一些小型的障碍物,特别是对于一些钉子石子之类的障碍物特别有效。
作为优选,在所述毛刷外围设置有栅栏挡板。栅栏挡板可以进一步加强毛刷的作用,同时在清扫方面作用更加明显,也能够起到保护毛刷的作用,采用栅栏结构也能够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减轻结构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有超声波雷达装置。超声波雷达装置作为现有技术在汽车工业中应用成熟且广泛,主要用于汽车的倒车雷达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雷达结构和倒车雷达相仿,主要增加了盲人拐杖对于悬空障碍物的探测功能,减少了盲人拐杖的探测盲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超声波雷达装置具有振动提醒装置,所述的振动提醒装置设置在手柄中。振动提醒装置弥补了原有的蜂鸣声提醒会干扰周围行人的不足。振动提醒装置设置在手柄中,可以及时提醒盲人使用者,同时不会受到吵扰环境的干扰。
作为优选,在拐杖主体表面设有反光层。反光条主要用于夜间的安全保障,灯光照射在拐杖主体时,反光条会产生明显的反光,提醒机动车等避让盲人。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准确探测路面小型障碍物;(2)具有简单清扫路面小型障碍物的功能;(3)设置超声波雷达,具备探测悬空障碍物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探测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探测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探测部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未经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科衣物消毒柜
- 下一篇:病员信息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