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箱背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664.7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4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箱背负装置。
背景技术
搬运是指承受负载并运送货物到指定地点,传统搬运的方式分为机械搬运和人力搬运,机械搬运方式在无电梯的楼房上下楼、野外作业时受地理环境限制而无法适用,采用人力搬运的方式,人力搬运的方式一般为用背抗住货物或手提货物,货物一般为包装好的方形箱体,为了减少这种方形箱体长时间对人体的摩擦所产生的损伤,可采用支架式或背囊式背负装置,前者结构复杂,使用不灵活,对于方形类箱体的装卸效率低、费时费力;后者多用与装置分散性的货物,对于常用的方形箱体的装置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搬运过程中支架式或背囊式背负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耐用的方箱背负装置,具有装卸效率高,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箱背负装置,包括一挡架,挡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竖向支架连接,第一竖向支架铰接一固定支杆,固定支杆的一端与第二竖向支架搭接;第一竖向支架、第二竖向支架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连接托盘架,托盘架上对称装置限位架;在第一竖向支架、第二竖向支架的另一端装置肩套,肩套连接把手。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架包括四根横向支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及第四连接件,四根横向支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及两个第四连接件连接并形成一矩形框体;
所述把手上设有把手套,把手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挡架为矩形或正方形,在挡架上设有托颈软体,所述托颈软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固定支杆上开有“U”形开口;
所述肩套为半圆形,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所述限位架为直角形限位架;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一环形内凹面,于环形内凹面配合连接环形转动件,转动件的两端设有半圆形开口,转动件可在环形内凹面上转动;
所述第四连接件为二通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连接件将四根横向支架连接形成一矩形托盘,使方箱可以方便的放置在矩形托盘上,同时在横向支架上设置限位架,保证了最底层方箱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背负过程中方箱侧滑;托颈软体、肩套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脖子长时间不活动的酸痛问题,还减轻了方箱施加于操作人员肩膀上的应力及操作人员的负担;矩形挡架解决了方箱前滑而碰到操作人员头部的问题;把手上设计了橡胶层能减少方箱背负过程中手的扭曲施力,增加舒适性,提高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竖向支架解除限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方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竖向支架上提进入限制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完成方箱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挡架1,挡架1为矩形或正方形,在挡架1上设有托颈软体2,托颈软体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挡架1通过第一连接件15与第一竖向支架4连接,第一竖向支架4通过转轴401铰接一固定支杆12,固定支杆12上设有一“U”形开口,在第二竖向支架9上设有于其垂直的支杆13,固定支杆12通过“U”形开口搭接在支杆13上;第一竖向支架4、第二竖向支架9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7连接托盘架,托盘架包括四根横向支架8、第二连接件7及第四连接件6,四根横向支架8分别与第二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17及两根第四连接件6连接并形成一矩形框体。托盘架上对称装置限位架5,限位架5为直角形限位架;在第一竖向支架4、第二竖向支架9的另一端装置肩套3,肩套3为半圆形,采用泡沫材料制成,肩套3连接把手10,把手10上设有把手套11,把手套1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第四连接件6为二通连接件。
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7上设有一环形内凹面,于环形内凹面配合连接环形转动件16,在环形转动件16上设与第一竖向支架4插接的套筒,转动件16的两端设有半圆形开口,转动件16可在环形内凹面上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