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高效的电场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579.0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H01R11/01;H01R11/0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高效 电场 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电场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工作原理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之一是利用电场中高能粒子,击断有害病菌的DNA链,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种净化装置的核心部件为电场组件,由接地电极和位于接地电极内的放电电极组成。
中国专利文献CN202207630U公开了一种蜂巢电场,其有呈蜂巢状排列的圆筒形阳极筒,阴极针处于阳极筒的中心轴线位置,阴极针用阴极支架固定,阴极支架是与电场壳体连接的整体支架。这种电场结构可以获得较多的电场,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
1、采用圆筒形阳极筒呈蜂巢状排列,圆筒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电场排列不紧密,对整个净化装置空间的利用不充分。
2、每个阴极针都安装在一个整体的支架上,增加对应各个阳极筒的中心轴线的难度,制作精度要求高,难以保证所有的阴极针都能准确地安装到阳极筒的中心轴线上,影响净化效率。
3、采用整体支架形式,支架局部损坏,就需要整体更换,增加了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78208U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中通过一个整体的绝缘框架来保证放电极位于接地极的轴线上,该种结构的电场虽然能较好的保证两极间的定位,但是由于绝缘框架连接在两极之间,当受潮湿空气的影响,绝缘架的表面会出现爬电现象,即电荷沿放电电极传递至接地电极,因此消耗了电场力,影响净化效果,同时带大量电荷接地电极会向外放电,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电场组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高效的电场组件结构,用在空气净化装置中,是装置的净化主体。其包括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导电件。所述接地电极是由多个六边形筒组成的蜂巢结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放电电极为长杆状,在每个六边形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一根,两端分别通过电极固定架与六边形筒连接固定,每个六边形筒两端都各设一个电极固定架。所述放电电极由导电件进行串联或并联。
所述电极固定架包括中心用于固定放电电极的固定筒和在固定筒上用于与接地电极连接的固定臂,所述固定筒的内孔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一道用于消耗电荷的棱边,所述棱边设置在与被连接的放电电极不接触的位置。
上述的蜂巢为多个六边形筒组合而成,能最大化地利用空间,提高电场排列密度。并且通过两端独立对称的固定架来固定两极的相对位置,能够保证放电电极位于接地电极的轴线上,提高了净化效果和结构稳定性。
同时在另一方面,为了克服因固定架作为两极间的“桥梁”作用而带来的爬电影响,通过在固定筒的内表面设置棱边,电荷爬电是沿绝缘物体的表面传递,而表面路径上的棱角能有效地消耗电荷的强度。
同固定筒内壁上设置棱边的目的一样,为了进一步的消耗爬电电荷,在所述固定筒的外壁上沿周向也设有至少一道用于消耗电荷的棱边。
由于棱边越尖锐对于电荷的消耗越明显,所述棱边的末端锐利,因此棱边为锐角边。但是综合考虑制造工艺和结构强度,所述的棱边也可以是直角边。
形成棱边的方式有多种方式,较为常见和可行的为由凹槽、凸起或台阶结构而形成。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电场组件的结构,提高了净化效率,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场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本电场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电极固定架的立体图;
图4是电极固定架的剖面图;
图5是装配后一个电场单元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该空气净化装置的电场结构由放电电极4、接地电极1、电极固定架2和导电件3组成,所述接地电极1是由多个六边形筒组成的蜂巢结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中间为电场发生区。放电电极4为长杆状,自带放电尖端,在每个六边形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一根,两端分别通过电极固定架与六边形筒连接固定,每个六边形筒两端都各设一个电极固定架。放电电极由导电件进行串联(也可并联),一个导电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放电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法铸造自动覆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模解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