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493.8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0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的接地电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工作原理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之一是利用电场中高能粒子,击断空气中有害病菌的DNA链,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种净化装置的主要部件之一为接地电极,如专利CN201643057公开的净化装置中的接地电极,其采用多层上下排列的平面结构的导电板,相邻导电板间构成空气通道,但这种结构的接地电极存在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实际净化区域小的问题。另外,由于接地电极工作时,接地电极的内部空间成为高压电场区域。而目前净化装置的接地电极的端口都未进行绝缘、防锈保护,在净化装置工作时,可能因为杂质飞入或者端部有铁锈颗粒等各种原因,使接地电极通过其两端在端面放电,造成危险隐患;同时,若接地电极在两端面放电,则内部区域的净化高压电场也将失效,故会降低或失去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净化装置内部空间、提高净化效率、提高放电安全性的接地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地电极,其与放电电极配合形成电场,用在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接地电极是由多个筒体排列构成的网格状结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每个筒体为一独立的电场区域,所述筒体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接地电极采用导电材料。这种结构,每个筒体是一独立的静电场发生区,放电电极安装于筒体中,可以形成均匀的电场,提高净化效率。同时多个筒体组合成的网格状结构,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相对于现有结构获得更多的有效净化空间,即能充分利用净化装置内部空间,提供净化效率。
而从最优利用净化装置内部空间的角度出发,将筒体的截面设计为正六边形为最好,这样多个筒体排列就构成了蜂巢结构,其空间利用率和结构强度是最好的。
进一步,由于筒体通常是落料冲压成型,切断的端面没有镀锌层的保护,直接暴露内部纤维,接触水后易氧化造成生锈,产生铁锈颗粒,掉落至筒体内部,影响放电均匀性,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有效、安全的放电区域,使筒体端部绝缘并防锈,在所述筒体的进风口端和/或出风口端设有绝缘防锈部。
而形成绝缘防锈部较经济的方式是,在进风口端和/或出风口端的内外表面形成绝缘防锈浸漆层、绝缘防锈喷涂层或绝缘防锈包覆层等几种形式。
为了在保证有效的放电区域前提下,两端有足够的绝缘防锈部,绝缘防锈部的长度与筒体其余部分的长度的比值设计为:X:2,其中0<x≦1,厚度设计为0.05mm~3mm。
而较佳的是绝缘防锈部的长度为0.5mm~30mm,厚度为0.1mm~2mm。
为了使接地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更加均匀,所述筒体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表面粗糙度≦Ra3.2。
所述接地电极的材质为金属、石墨或者电镀塑料。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地电极有效利用了净化装置的内部空间,大大增加了实际净化区域,进而提高了净化效果。同时,对本接地电极筒体端部的绝缘防锈的设计,避免了筒体端部向外放电,使筒体内部的电场更为稳定,使产品更可靠、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接地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个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接地电极与放电电极等装配形成的电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接地电极为多个筒体1并列排列构成,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其既作为电场发生区,又是空气通道。筒体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多个这样的筒体1并列排布,形成蜂巢状结构。每个筒体1为一独立的电场区域,使用时与其配合的放电电极设置于筒体1内的中心轴线上,通电后,在筒体1内形成均匀的电场,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由于电极采用蜂巢状结构,这样排布最节省空间。而从电场的均匀性角度出发,采用圆筒状的筒体更好,但是其空间利用度相对要低一些。当然,对于本专利,筒体1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如图2所示,在筒体1的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设有绝缘防锈部2,绝缘防锈部为形成在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的内外表面的绝缘防锈浸漆层,其中绝缘防锈浸漆层的长度为0.5mm,厚度为1mm。筒体1的内表面平整光滑,表面粗糙度≦Ra3.2,可以保证在筒体内部形成均匀安全的电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派格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