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框与墙体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422.8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0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利;张玉弘;王亚志;苏凤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58 | 分类号: | E06B1/58;E06B1/6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墙体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安装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框与洞口墙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安装工程为房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今追求效率及质量的时代,门窗安装的质量及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常用的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通常是采用在土建洞口留出后,即可安装门窗框;在门窗框的四周用木楔定位后,再使用膨胀螺栓或螺钉在门窗框上钻孔,并将门窗框固定在门窗洞口的墙体上,之后用发泡剂填充其间的间隙,待固化后,再由土建施工方抹上水泥砂浆;最后再由门窗施工方在门窗框与装饰层交接处以密封胶抹缝。
此种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只能是土建施工方和门窗施工方交叉进行,这种形式,具有土建施工方和门窗施工方双方责任不清、易对门窗框造成污损,更换或维修时需将墙体破坏方可进行的缺点。
并且,由于需要在门窗的边框上钻孔,降低了门窗的水密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效率高,无需土建施工方和门窗施工方工作交替进行,水密性好的门窗框与墙体连接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上框、侧框和底框的门窗框,其结构要点上框和侧框外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连杆,连杆表面设置具有卡头的锁块;所述的底框底部设置有横槽;相应于门窗框的上框、侧框和底框均设置有同土建结构相连的副框;相应于底框的副框上设置同横槽相配合的垫框;相应于上框和侧框的附框上相应于锁块的卡头设置有“C”型槽,“C”型槽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上框、侧框和底框外侧面设置有卡槽,卡槽上相应于垫框设置扣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副框通过埋件与土建结构相连,副框外砌筑水泥砂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安装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在工厂内将门窗框加工好,并将连杆、锁块和门窗框组装完成;待土建施工方将副框设置好后,门窗安装方将组装完成的窗框直接安装到副框上即可,安装方法得到了简化,大幅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2、门窗安装方和土建施工方无需交叉作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副框设置好后,土建施工方的全部工作完成,其余全部由门窗安装方进行施工;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交叉作业的问题。
3、水密性好:本实用新型的门窗框通过垫框、锁块、连杆同土建结构上的副框相连,无需在门窗框上钻孔,保证了门窗框的水密性。
4、本实用新型上框、侧框和底框外的扣板可将“C”型槽和垫框遮挡,外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门窗框的上框或侧框与土建结构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窗框的底框与土建结构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杆、锁块和“C”型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为土建结构、2为水泥砂浆、3为埋件、4为副框、5为“C”型槽、6为连杆、7为侧框、8为滑槽、9为发泡剂、10为密封胶、11为扣板、12为横槽、13为底框、14为垫框、15为卡头、16为锁块、17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上框、侧框7和底框13的门窗框,其结构要点上框和侧框7外设置有滑槽8,滑槽8内设置有连杆6,连杆6表面设置具有卡头15的锁块16;所述的底框13底部设置有横槽12;相应于门窗框的上框、侧框7和底框13均设置有同土建结构1相连的副框4;相应于底框13的副框4上设置同横槽12相配合的垫框14;相应于上框和侧框7的副框4上相应于锁块16的卡头15设置有“C”型槽5,“C”型槽5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上框、侧框7和底框13侧面设置有卡槽,卡槽上相应于垫框14和“C”型槽5设置扣板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副框4通过埋件3与土建结构1相连,副框4外砌筑水泥砂浆2。
门窗框同水泥砂浆2之间填充发泡剂9。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1、在图1中,将副框4通过埋件3连接到土建结构1上,抹防水水泥砂浆2。
2、如图3、图4所示,在洞口上侧及左右两侧每隔一定间距用自攻钉将“C”型槽5固定在副框4上,并在“C”型槽5的一端安装限位块17,并钻入自攻钉,作为连杆6的限位件。
3、如图2所示,在洞口下侧每隔一定间距用自攻钉将垫框14固定在下侧的副框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