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体容置架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152.0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赖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天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7/12 | 分类号: | B65B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袋体容置架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袋体容置架,特别是一种便于装设及卸取袋体的袋体容置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按,目前各大医院在进行某些检查时是不可有衣物阻隔的,如:乳房检查、X光检查等,因此于检查前须先行更换医院准备好的衣服,而完成检查后所脱下的衣服则会统一放进医院准备的收集袋中,而目前收集袋的置放方式如图1所示,收集袋容置架4以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套环40及环设于该圆形套环40的多个支架脚41为主要结构,各支架脚41两两为一组均设有一连接杆42,藉由前述各结构,收集袋5可直接置放于圆形套环40中,由于收集袋开口50的周边51形成有多个穿孔52,利用绳子6分别交叉穿过各穿孔52并与第二个圆形套环40相互捆绑,藉以有效固定收集袋5的位置同时可有效支撑整个收集袋5的重量。
然,虽可达到固定袋体的效果,惟,当欲安装、卸下袋体或取出袋体时则十分不便,其不便之处如下。
1、于安装袋体,必须将绳子依序穿过袋体上的穿孔,而后再绑于圆形套环上,因此相到耗工费时。
2、在取下袋体时,必须先解开绳子,同时注意避免衣物过多而重心不稳倒塌而掉出至袋体外面。
3、由于结构的设计,因此装有待清洁的衣物袋体必须由下向上提起,方可取出袋体,所以,当完成袋体的袋口捆绑后,时常因袋体过重过而难以顺利取出,或装的衣物过多,导致袋体大于圆形套环而不易取出。
故,为了改善前述问题,以及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易且同时兼具易装设及卸取袋体则是很重要的课题。因此要如何改善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厂商所极欲研究发展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既方便又轻松的更换袋体的袋体容置架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袋体容置架的固定结构,包括:一由底座、支撑架及上框架组成的架体;一第一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设于该上框架;及一框体,该框体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并叠置该上框架上方。
该支撑架由该上框架两端向下弯折延伸,而该底座则由该支撑架延伸出且与该上框架形成平行对应。
该底座设置复数供彼此连接以供置物的支条。
该底座设置复数滚轮。
该些滚轮各自装设一固定装置。
一种袋体容置架的固定结构,包括:一由底座、支撑架及上框架组成的架体;一第一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设于该上框架的预定位置;一框体,该框体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并位于该上框架上方;一上盖,该上盖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且屏蔽该上框架及该框体;一第二支撑杆,该第二支撑杆设于该底座的预定位置;及一踏板组,该踏板组枢接该第二支撑杆,并连接该上盖。
该支撑架由该上框架两端向下弯折延伸,而该底座则由该支撑架延伸出且与该上框架形成平行对应。
该底座设置复数供彼此连接以供置物的支条。
该底座设置复数滚轮。
该些滚轮各自装设一固定装置。
该踏板组包括至少一于一端枢接于该第二支撑杆的连接臂、一结合于该连接臂另一端的板体及至少一用以连接该连接臂与该上盖的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以脚踏方式自动开启上盖,以方便使用者不需用手即可开盖并放入待洗衣物。由于无须用有开盖,因此可避免手直接接触到医院内的公共设备,以降低细菌感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袋体容置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利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利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开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袋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袋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号说明:
收集袋容置架4
圆形套环40
支架脚41
连接杆42
收集袋5
收集袋开口50
周边51
穿孔52
绳子6
袋体容置架1
架体10
底座101
支撑架102
上框架103
支条104
第一支撑杆11
框体12
上盖13
第二支撑杆14
踏板组15
连接臂150
板体151
连杆152
滚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天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禾天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