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148.4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贻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双铰链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如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显示器等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在设计时,是设计成具有触控的功能,以让使用者经由手指按压触碰,即可执行所需的功能。一般来说,上述显示屏幕是通过铰链(Hinge)枢接于键盘上,使显示屏幕可通过铰链相对于键盘枢转以进行角度的调整。由于使用者通过手指按压触碰显示屏幕时的力量不一,因此,容易造成显示屏幕产生晃动的情形,故使用者在使用上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双铰链,以使电子装置于开启时具有较佳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第一铰链与一第二铰链。第一铰链设置于第一机体上。第二铰链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二机体且具有一嵌入槽,其中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可转动地连接。当第二铰链位于一第一位置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闭合。当驱动第一机体时,第二铰链通过第一铰链带动由第一位置转换至一第二位置,且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开启,而第一机体的底端位于嵌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铰链具有一第一本体与连接于第一本体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枢轴。第二铰链具有一第二本体与连接于第二本体的两侧的一对第二枢轴,且第二本体具有嵌入槽、一容置开口与一对第一枢孔。第二机体具有一对第二枢孔。嵌入槽朝向容置开口凹陷。容置开口容置部分的第一本体,且各个第一枢轴嵌入至对应的第一枢孔内,以使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枢接。各个第二枢轴嵌入至对应的第二枢孔内,以使第二铰链与第二机体枢接。此外,第二机体还具有一容置槽,其用以在第二铰链由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容置第二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铰链的扭力大于第一铰链的扭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铰链由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二铰链的旋转方向不同于第一铰链的旋转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铰链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机体与第一铰链在纵向上的一第一延伸轴线,与第二铰链在纵向上的一第二延伸轴线及第二机体在纵向上的一第三延伸轴线所围成的区域构成一类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一触控屏幕,且第二机体具有一键盘。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具有双铰链,且当驱动第一机体且第一铰链带动第二铰链变换位置时,第一机体的底端嵌入至第二铰链的嵌入槽内。因此,可增加电子装置在开启时第一机体的支撑。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的爆炸图;
图4A-4D为图2的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2:触控屏幕;
120:第二机体;
120a:第二枢孔;
120b:容置槽;
122:键盘;
130:第一铰链;
132:第一本体;
134:第一枢轴;
140:第二铰链;
142:第二本体;
142a:嵌入槽;
142b:容置开口;
142c:第一枢孔;
144:第二枢轴;
A1:第一延伸轴线;
A2:第二延伸轴线;
A3:第三延伸轴线;
R1:第一旋转方向;
R2:第二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的爆炸图。请参考图1、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为一笔记本电脑,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第二机体120、一第一铰链与130一第二铰链140,其中第一机体110例如为一具有一触控屏幕112的显示器,且第二机体120为具有一键盘122的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拉料杆拉断多点浇口机构
- 下一篇:分离式五金射包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