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场高桩承台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7967.7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功鹏;颜彪;黄春芳;汪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电场 高桩承台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场基础,特别是一种海上风电场高桩承台基础。
背景技术
高桩承台基础为码头和桥墩基础的常见结构,承台为现浇混凝土,在海上风电场基础设计领域,当水深较深、地质条件复杂时,高桩承台基础方案由于上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承台,基础结构较为厚重,承台自身刚度较大,斜桩对结构受力和抵抗水平位移较为有利,相比其它基础型式,高桩承台基础在结构型式、施工能力、工程造价等方面明显占优。
目前,一般高桩承台基础采取的结构型式为:将桩打入海床中,浇筑一个混凝土承台,承台将所有桩基础联合形成整体,这种结构整体性较好,刚度较大,可以有效地抵御船舶的撞击,由于这种型式对桩与混凝土接触面没有进行处理,在上部风机高耸结构长期运行和风、波浪、潮流等不间断的海洋动力的作用下,桩与混凝土接触面易产生裂缝,如产生裂缝因混凝土承台内部钢筋受到空气盐雾和海水的腐蚀,结果将导致整个基础结构的受力性受损,且裂缝的尺寸和程度进一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个基础结构失稳、上部风机高耸结构倾覆。
由于高桩承台基础的桩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的裂缝自承台底部伸向承台内部,且承台底部非常靠近海面,现有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无法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外在海上风电设计领域,由于未能解决桩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裂缝的问题,海上风电场基础一般采用单桩基础型式;与单桩基础型式相比,高桩承台基础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要求低、结构稳定性优、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优势,因此解决桩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裂缝的问题,可以使高桩承台基础在海上风电场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高桩承台基础,解决现有的海上风电场高桩承台基础桩与混凝土接触面易产生裂缝,从而导致基础结构受到破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风电场高桩承台基础,包括承台和多个桩,每个桩的上端均嵌入承台内,每个桩嵌入承台内的部分均固定有加固环。
将加固环焊接在桩上端的相应位置,该加固环的材质为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进行混凝土承台的浇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加固环的存在改变了桩与混凝土接触面周边的作用力分布,使加固环下方的混凝土受到的拉应力大为减少,进而使桩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降低;特殊情况下加固环下方的桩与混凝土接触面可能产生裂缝,导致部分钢筋受到腐蚀,然而加固环的存在可以阻止裂缝和腐蚀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了整个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满足高桩承台基础上部风机长期运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混凝土承台2和多个桩4,每个桩4的上端均嵌入混凝土承台内,每个桩4嵌入混凝土承台2内的部分均固定有加固环1。
加固环1套在桩4上。
根据工程情况采用合适尺寸和结构型式的加固环,加固环的材质为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其刚度比普通钢质强几倍,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都有显著提高,加固环表面涂有防腐蚀作用的厚浆型聚氨酯漆,使加固环具有刚度大、冲击强度高、疲劳强度大和断裂韧性高等优点,可以保证加固环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混凝土承台的受力情况,合理确定加固环在混凝土承台中的位置,可以降低桩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7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掌减震的透气鞋底
- 下一篇:一种糖尿病患者专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