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生物质燃料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7105.4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栋;朱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俊栋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2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生物 燃料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热工领域的制热设备,具体地说是全自动生物质燃料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以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通常都有燃料盛放筒,或靠重力填加到燃烧室,或通过螺旋推进器推入到燃烧室,供风和排烟装置分别安装在炉体的外部,由于生物燃料在炉体内直接燃烧或气化燃烧,通常炉膛内温度较高,未完全燃烧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不但造成污染,也浪费了燃料。目前所有已知的生物质燃料热水锅炉没有能够实现全自动操作,而是分别进行部件的连接,因此操作繁琐,使用效率低,局限性大,影响卫生环境。当用于室内采暖时,夜间还需要填加燃料。所以急待解决生物质燃料锅炉全自动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生物质燃料锅炉不能实现全自动运行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自动生物质燃料热水锅炉。该锅炉通过中央控制器的电路分别与鼓风机、引风机、电点火器、燃料推进器相连接,通过温控器自动设定调控燃烧状态与速度,解决生物质燃料热水锅炉全自动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锅炉由燃料储存仓和燃烧室组合构成,在所组成的锅炉上部设有上板,燃料储存仓上部设有盖,后部设有排烟口,燃烧室侧面设有进水管和热水管,并设有二次进风口,在燃烧室正面安装有灰斗。
在燃料储存仓下部安装有由推进器电机驱动的螺旋推进器和引风机,引风机吸风口与设在燃烧室上部的火管热交换器的火管相连通,螺旋推进器尾端置于燃烧器的一端,在燃烧器一侧安装有鼓风机,燃烧器外端置于灰斗的上部。
在进水管和热水管与用热水或采暖循环水的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水泵,其电源开关线与控制板相连接。
鼓风机、引风机、螺旋推进器电机分别与控制板相连接,在火管热交换器中的水内和燃烧器一侧安装有感温器,感温导线连接在控制板上。
控制板上分别设有温度显示屏,实测温度按钮,温度设定按钮,启动按钮,档差按钮,档差显示屏,状态指示灯,超温指示灯和点火指示灯。
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条件进行点火、温度控制与燃料推进以及鼓风引风的连锁自动控制,实现无人值守,能够使炉温适应室温的需要自动调节。具有节能、无污染、无噪音、自动化程度高和便于使用的特点。适宜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热水锅炉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烧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结构图
图中,1.燃料储存仓,1.1.盖,2.燃烧室,3.灰斗,4.控制板,4.0.温度显示屏,4.1.实测温度按钮,4.2.温度设定按钮,4.3.启动按钮,4.4.档差按钮,4.5.档差显示屏,4.6.状态指示灯,4.7.超温指示灯,4.8.点火指示灯,5.上板,6.进水口,7.热水口,8.二次进风管,9.排烟口,10.螺旋推进器,10.1.推进器电机,11.燃烧器,12.鼓风机,13.火管热交换器,14.烟管,15.引风机,16.点火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1、2、3和4所示,锅炉由燃料储存仓1和燃烧室2组合构成,在所组成的锅炉上部设有上板5,燃料储存仓上部设有盖1.1,后部设有排烟口9,燃烧室侧面设有进水管6和热水管7,并设有二次进风口8,在燃烧室正面安装有灰斗3。
据图5和图6所示,在燃料储存仓下部安装有由推进器电机10.1驱动的螺旋推进器10和引风机15,引风机吸风口与设在燃烧室上部的火管热交换器13的火管相连通,螺旋推进器尾端置于燃烧器11的一端,在燃烧器一侧安装有鼓风机12,燃烧器外端置于灰斗的上部。
在进水管和热水管与用热水或采暖循环水的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水泵,其电源开关线与控制板相连接。
鼓风机、引风机、螺旋推进器电机分别与控制板相连接,在火管热交换器中的水内和燃烧器一侧安装有感温器,感温导线连接在控制板上。
据图7所示,控制板4上分别设有温度显示屏4.0,实测温度按钮4.1,温度设定按钮4.2,启动按钮4.3,档差按钮4.4,档差显示屏4.5,状态指示灯4.6,超温指示灯4.7和点火指示灯4.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俊栋,未经杨俊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7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型材缠绕裹膜机上的裹膜装置
- 下一篇:花键槽铣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