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活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565.5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有进;周志刚;程相榜;李福永;张自强;史玉春;汤利利;孙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矿 井下 液压 支架 千斤顶 活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千斤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活塞杆。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的重要部件。由于矿井中环境条件恶劣,表现为酸碱性环境,含有Cl-、SO42-等离子以及SO2、H2S等腐蚀性气体,直接导致了千斤顶活塞杆的腐蚀。为延长千斤顶的使用寿命,降低因腐蚀、磨损、外物撞击等引起千斤顶失效的问题,一般需要对千斤顶活塞杆的外表面进行防护处理,以增强活塞杆的耐蚀耐磨性能。通常的做法是在千斤顶活塞杆的表面电镀铜锡合金+硬铬层或电镀乳白铬+硬铬层。由于这些镀层均为阴极性镀层,鉴于镀层本身的缺陷(孔隙及裂纹)以及镀层厚度的限制,千斤顶在井下的使用寿命通常只有2年左右,环境极度恶劣时寿命更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活塞杆,该活塞杆具有高耐蚀和高耐磨性能,可保证千斤顶在井下使用2年以上活塞杆不会出现锈蚀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活塞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表面依次设置有不锈钢防腐层和耐蚀耐磨镀铬层。
所述不锈钢防腐层的厚度为0.6±0.4mm,耐蚀耐磨镀铬层的厚度为0.03-0.06mm 。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对活塞杆的使用场所,采用不锈钢层+镀铬层的复合防护结构,使活塞杆具有了高耐蚀和高耐磨的优良性能。直接熔覆在活塞杆杆体上的奥氏体不锈钢层结构致密,耐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性能优异,不锈钢层将活塞杆基体与腐蚀介质完全隔离,起到了很好的防腐效果;通过电镀方法镀于不锈钢层上的耐蚀耐磨镀铬层可以显著提高活塞杆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活塞杆的耐蚀性能。镀铬层可以为硬铬层,也可以为乳白铬+硬铬复合层。采用不锈钢+镀铬复合层对活塞杆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后,在井下使用两年仍未出现任何锈蚀。采用这种复合层防护结构对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的中缸、活柱等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后,也可以起到相同的高耐蚀耐磨作用,大大延长了中缸、活柱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活塞杆,包括杆体1,在杆体1表面首先采用激光熔覆0.2mm的奥氏体不锈钢层2,然后再在不锈钢防腐层2上电镀有0.03mm的耐蚀耐磨镀铬层3。不锈钢层2和镀铬层3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活塞杆的不锈钢防腐层2结构致密,同时厚度远远大于镀铬层3的厚度,耐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性能优异,起到了对活塞杆基体很好的防腐保护;在不锈钢层2上镀铬,具有高耐蚀耐磨的镀铬层3满足了活塞杆杆体1的硬度及耐磨性要求,而且可以通过调整镀铬层3的种类进一步提高了其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制半环管成型的模具
- 下一篇:阀芯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