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室以及具有该脱硫室的组合式锅炉烟气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500.0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兴玉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以及 具有 组合式 锅炉 烟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塔,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锅炉烟气脱硫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硫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脱硫塔中,烟气是通过喷口送入脱硫室中,使烟气中包含的硫与脱硫室中的水液反应,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然而,由于脱硫室中的液滴不断返流至喷口,而且喷口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经常导致喷口被堵塞,或者被腐蚀而损坏。为此,现有脱硫塔的喷口一般设置为大孔径,并远离水面,即使如此,堵塞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脱硫塔经常需要停工检修。
2、现有的脱硫塔中,需要及时清理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积灰,一般采用液下泵来将池底的积灰泵送出来。然而,由于积灰浓度太高或者板结等原因,液下泵会被堵塞入口而无法工作,只能依靠人工清灰,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工作强度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室以及具有该脱硫室的组合式锅炉烟气脱硫塔,解决现有脱硫室脱硫不完全、烟气喷口容易被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脱硫室,设置在排灰沟上方,其特征在于:主烟道的一段管道伸入所述脱硫室中,所述管道中心线与水平面成40-75度夹角,管道端面设有喷烟口,所述喷烟口下沿与排灰沟的水面距离大于0mm并小于或等于100mm;
在各喷烟口内设有至少两块沿管道轴线方向设置的刮板,相邻刮板之间通过钢筋固接构成刮板组,所述刮板组两侧分别连接有卷扬机,且所述刮板组两侧的卷扬机用一个操作开关来控制作同步反向运动。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刮板组两侧分别通过牵引拉杆连接至所述管道外,所述牵引拉杆又分别通过钢丝绳连接有所述卷扬机。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的截面呈长方形,所述管道是用钢板焊制而成,在组成所述管道的钢板外表面缠绕有玻璃钢保护壳,在所述玻璃钢保护壳与所述钢板之间设有岩棉板。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管道与所述刮板相接触的内壁上还镶嵌有一层铸石板。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烟口宽度设在150mm-250mm之间,长度设在1m-10.8m之间,若所述长度大于4m,则所述管道设有两个或三个喷烟口。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脱硫室内部上方还设有脱硫喷淋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组合式锅炉烟气脱硫塔,其包括上述脱硫室以及与所述脱硫室相连通的脱水室,所述脱硫室下方还设有排灰沟。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脱水室与所述脱硫室邻接,且所述脱水室顶部通过玻璃钢烟道与所述脱硫室顶部相连通;所述脱水室底部对应于所述玻璃钢烟道下方设有坡面,所述坡面最低处与所述排灰沟相通,所述脱水室顶部一侧还设有烟风道;所述排灰沟设置在所述脱硫室下方,一个除灰泵设置在所述排灰沟中,所述除灰泵的出口连通至一个沉淀池。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一个泵吸池通过一堵漫水墙与所述排灰沟相邻设置,所述排灰沟底部还设有斜坡,所述斜坡设为朝向所述漫水墙处越来越低,所述泵吸池中设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连通至所述脱硫室。
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一部分深入地下,另一部分高出地面,所述沉淀池内用一段过水墙区隔出一个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再通过坡道与溶碱池相通,所述溶碱池设于地面上,而所述坡道从所述流水槽向所述溶碱池方向越来越低,所述溶碱池又通过过滤篦子与所述泵吸池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带有正压的烟气从狭长的所述喷烟口中喷射出来时,由于所述喷烟口与所述排灰沟的液面距离极小,气流与水面接触的机会极多,再加上喷烟口下沿距离水面几乎零距离(100mm以内),故吹起的水花儿又多又高,使烟气得到充分“洗涤”。同时,在所述脱硫室内部上方还设有脱硫喷淋管,烟气往上流动的过程中,又遭遇了比暴雨猛烈百倍的喷淋冲击,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硫及粉尘粒子几乎毫无遗漏地被洗了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锅炉烟气脱硫塔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表示人工清灰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的一种机械清灰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烟口刮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灰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兴玉,未经姚兴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柱焊机用定位夹具
- 下一篇:伞形折叠式深孔爆破装药隔渣器